,全看这调人怎么“调”
。
这调人可以把事情夸大,把矛盾加深,他知道双方的误解越久,他这调人的角色,也就可以维持的越长。
***
终于有一天,他调解成功了,两边见了面,把酒言欢,重归旧好。
这不都是调人的功劳吗?两边不都应该好好向这调人致谢吗?
当然!
你会发现当双方和好时,第一杯酒往往都是敬那位在中间奔走、“化干戈为玉帛”
的调人,调人总是居首功。
调人还在饮酒,和好的双方已经互相敬酒、勾肩搭背地谈笑,甚至告别宾客,步入“洞房”
。
他们“和好”
了或者“合好”
了。
如果原来是敌人,现在成了不打不相识的战友;如果原来是“怨偶”
,现在成为越打越亲爱的夫妻。
人家都上床了,你这媒人还在这儿得意什么?人家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枕边人,还需要等你传话吗?
听听,他们在枕边说些什么?
“其实我根本没这意思,你误会了。”
“我也认为你不会这么绝,怎么搞的?阴差阳错,差一点我们就万劫不复了。”
请问,他们下一句要怎么说?他们要把彼此的误会往谁身上推?
当然往你身上推!
***
他们不退给你,又推给谁?过去那么长的时间,他们根本不“对话”
,全靠你“传话”
。
“听拧了意思”
,除了怪他自己的耳朵,当然只能怪你。
世上有几个人会怪自己呢?何况在这浓情蜜意的时刻,只怕什么错,都推到你身上。
他们的枕边话,你听不到了,你过去传话中的任何“语病”
或“添的油,加的醋”
,现在都在当事人的“对质”
之下“现形”
了。
就如同前面故事里,当志刚问小欣“你会不知道她有多少男人?”
小欣答:“我当然知道。”
还有,当志刚问:“那时候谁不知道她跟你们老板好?你不知道?”
小欣答:“我当然知道,但那时以前的事了。”
当志刚问:“她现在是不是还跟那个王八蛋往来?”
小欣说:“我不知道,那是你们的事。”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