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报复”
心理除了带给彼此伤害之外,别无它用。
韩国有部电影《恋爱不可承受之轻》,讲述的是一位小混混英云在酒店里认识了陪酒小姐莲雅,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恋爱,然而,此时英云已经有了未婚妻,最后迫于家庭和道德的压力,英云不得不放弃莲雅,而选择了和未婚妻宋昆阳结婚。
导演金海坤着重描绘了莲雅对英云的爱,在他面前,她爱得忘乎所以,甚至可以没有尊严。
虽然这部电影最主要想传达“有一种恋爱太轻,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不要对其给予过高的期望”
这个道理,但我在故事的结尾却看到了另一种东西:最后英云选择了宋昆阳时,莲雅虽然试过忘记他,但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报复”
,把她和英云的事情告诉了宋昆阳,以至于英云差点被莲雅弄死。
当恋爱遭遇婚姻,莲雅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报复,而英云也没有理智地去面对两个女人,只是一味地维护伦理和道德。
这部电影所传递的这种“报复”
的理念,也出现在了非常有名的韩剧《秘密花园》中,奥斯卡因为某些原因忽略了女友尹瑟,他们分手了。
几年之后,当尹瑟留学归国,面对奥斯卡对她表现出的好感和热情时,虽然她心里还爱着他,但她没有选择顺其自然、顺水推舟地和奥斯卡重归于好,而是选择了和奥斯卡的哥哥相亲来“报复”
奥斯卡。
虽然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但是这个“报复”
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报复”
的背后是爱,但也是伤害。
这是爱情的累赘,也是占有欲的极致迸发。
它仿佛是一颗原子弹,很多人都相信它能量巨大,使人刻骨铭心,可是却忘记了它的摧毁性,一旦悲剧形成,便不可弥补。
韩国的很多电影都在表达一种“报复”
的爱情观,好像必须要有个“你来我往”
的残忍才可形成一种冲突的高潮。
殊不知,这只是戏剧化的手段而已,他所传递的价值观可以应用在想象中,但于俗世生活无益。
如同张爱玲所说:“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慰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
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