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去看新上映的电影?”
朋友或同事平常的邀约,你是否只给出了暧昧的回复?
“这个星期天吗?”
不明确回答“YES”
或“NO”
,就是在让对方等候。
就算只是孩子的邀请,也不该让对方枯等。
“好,一起去吧!”
能这么回答当然最好,但“最近工作很多,我很累,下次再出去玩吧”
,当下就拒绝也是一种回复。
要明确地说“NO”
。
比起让对方抱有“搞不好可以一起去哪里走走呢”
这样的期待,让对方枯等,我觉得明确拒绝的做法更加明智。
“电影吗?好像也不错。
要不要去呢?”
老是做暧昧答复的对象,别人想必也不会有继续邀约的意愿。
如果总是让别人等,别人对你的信任就会像手中的沙子,从指缝一点一点滑落,你会逐渐失去亲密的人的信赖。
清楚答复,不找借口。
这和“不逃避”
的行为有相通的意义。
不让别人等待,遇上危机不逃避的人。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也希望能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不从失败和意外中逃走,也就是成为别人能够信赖的人的最好方法。
○不让别人等待。
这也是随时在为对方的时间着想。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