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办芳江国际钢琴大赛的综合大楼里,有三个大厅。
前三次预选,都是在能容纳千名观众的中等厅。
地下还有能容纳四百名观众的小厅。
还有一个最大的音乐大厅,能容纳两千三百多个人。
决赛将在这个音乐大厅举行。
今年进入决赛的出场者所选择的协奏曲和演出顺序如下。
演奏顺序是抽签决定的,只有马赛尔和弗雷德里克·唐换了个顺序,其他都跟选手号码的前后顺序一样。
金思炯(韩国)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弗雷德里克·唐(法国)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马赛尔·卡洛斯·雷·阿纳托尔(美国)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赵韩山(韩国)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风间尘(日本) 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
荣传亚夜(日本)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决赛前的排练已经进入了第二天。
带领新东都音乐爱好者乐团,担任本次决赛指挥的小野寺昌幸,已经四十过半,是中坚世代的指挥。
他已经身经百战,但为音乐大赛担任伴奏,工作之繁重比观众想象更甚。
虽说规模有大有小,但音乐比赛就是音乐比赛。
乐团演奏者如果是业余水平,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跟不上参赛者的节奏,无法很好地烘托参赛者的演奏,成为掉链子的那一环的话,自己也是无法接受的。
更何况,在芳江这个级别的国际知名度很高的国际赛事中,更是责任重大。
准备起来就很辛苦。
决赛中要演奏的奏鸣曲一共有数十曲,而且都是作为保留曲目的名曲,是一般的管弦乐团作为撒手锏的难曲。
每一首都必须排练到决赛中随时可以演奏的程度。
自从第三次预选选出决赛选手那一刻起,决赛中演奏的曲子就在某种程度上定了下来,从那时起就开始准备。
这次参加决赛的六个人每个人的曲目各不相同。
对管弦乐团来说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
以前,小野寺参加的其他比赛中,曾出现过决赛的六位选手中四个人选择演奏贝多芬的《皇帝》,剩下的两人演奏肖邦的《第一协奏曲》的情况。
整场听下来,观众也审美疲劳,虽说乐队是专业的,但光是《皇帝》都重复到了第四遍,也开始顶不住了,记得大家都丧失了动力。
接着演奏肖邦的《第一协奏曲》,说实话疲惫不堪。
有些曲子对于独奏者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但对管弦乐团来说十分枯燥,肖邦的《第一协奏曲》就在其中。
肖邦钢琴大赛的决赛只有肖邦《第一协奏曲》和《第二协奏曲》两个选择,就算肖邦是国家的骄傲,没有人不爱肖邦,但决赛上的管弦乐团一定无聊死了,小野寺对他们深表同情。
这次的六首曲子,都是颇有难度的大曲。
参赛者、管弦乐团,对两者来说许多曲子都有难度。
小野寺从知名舞台监督田久保那里,一早就打听到了进入决赛的选手的信息。
他跟每位参赛者都接触过,听过他们的演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