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冰火两重天
小时候还有很多走街串巷帮人崩爆米花的,基本家伙就是那个放在火上不断旋转的密封炉子,上面往往还带着一块压力表。
当时这种人来到附近,基本是周围孩子们的节日,往往大家都是自己准备着老玉米豆、大米去爆米花,等到慢悠悠地弄好了之后,我们都躲得远远的,好奇地等着那一声巨响。
童年生活有时候蛮有趣味,比现在的微波炉爆米花有趣得多。
美国人拍了个纪录片打算重现这个过程,从中国进口了一个老式爆米花的炉子——这点我挺佩服老美,居然还能找到这种产品。
往下就比较有趣了,做实验的那位穿上了防爆服,没错,就是美国军队或者特警用的那种拆炸弹的防护服。
穿上这东西之后,爆米花这个工作看上去就很专业了,比当年我见过的那些穿着老棉袄的小贩强太多。
搞笑固然搞笑,熟悉美国文化的人都知道,这绝对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那就是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
当然,虽说美国人不太了解中国,但很多中国人还是挺了解美国的,这帮人对于安全有着相当偏执的重视,以至于他们的英雄都在电影上,实际上平日里循规蹈矩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说好听点儿这是对于生命的尊重,说不好听就只能说是死板了。
这方面美国人还比不上德国人、日本人,那是能把人逼疯的。
有一次我应美国国务院邀请去访学,中间有点儿私事少开了半天超级无聊的会,坐地铁去了另外一个地方,美国方面管接待的人士差点气疯不说,居然险些报警。
在他们看来,倒不是说少开一个会有特别大的关系,而是觉得你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走丢了会出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完全哭笑不得,被当成道路白痴完全不好玩。
但这也正是他们厉害的地方,任何事情都不心存侥幸,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走,起码出事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我这种无可无不可、自由散漫惯了的人,有时候反而适应不了美国人这种看上去自由散漫、无拘无束,实际上各种事情都有正规程序与做法的地方。
您看,这就是不同。
我们这里是规矩挺多没人遵守,他们是规矩看上去不多,但大部分人都遵守。
两个国家的差距,可能这是其中一项吧。
高考中的数典忘祖
考了659分的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被爆料说民族身份造假,而何川洋父母的身份更是令舆论对此事的注意升级:其父系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其母为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卢林琼。
高考状元、身份造假、父母的官方身份,几者相加,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造假当然是不好的,不论是作弊还是更改民族身份。
更改民族身份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政策规定的加分而已。
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我等不敢妄言,而且对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确实有帮助少数民族的作用在其中。
但有意思的是,这种政策往往被利用来给强势民族身份的学生加分,这不知道是否是当年制定政策者能够想到的。
而虽然现在不讲究慎终追远,对于祖先的崇拜也大不如前,但为了能够加上些分数竟然擅改自己从祖宗方面传承下来的民族印记,说是数典忘祖也不算过分吧。
自古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家”
,连自己的祖宗都消失在高考的战云当中,指望考出一批为百姓说话的忠臣恐怕也就是妄想了。
但此事的重点倒未必是众所关注的身份造假与父母皆官,而是一个重庆文科的状元竟然也为了区区一点的分数而造假,让人觉得颇为不可思议。
我们可以先看看何川洋的班主任是怎么说的:“何川洋没有一科特别突出,也没有一科特别不好。”
何川洋虽然一直是年级前十名,但一次都没拿过年级第一名。
对于何川洋考了659分的最高分,班主任说是“爆出了冷门”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