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学术著作概述
《艺术创造论》
初版时间:1987年
初版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推荐版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内容概述:本书是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中的一本,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是作者的一份课堂讲稿,完成于1987年,同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后又在台湾允晨文化公司先后出过两版。
一直有很多读者来信希望大陆重版此书。
这是一部适用于艺术创作实践的简要教程。
作者从艺术的本性、艺术的眼光、人生意识等方面出发,对艺术的创造进行了大胆剖析,将不同时空的艺术经验邀于同室、熔于一炉,来展现人类对艺术认知的“异中之同”
。
作者选取的理论偏重于法国,因为他觉得法国的艺术思维更靠近感性;而选取的实例则偏重于电影,因为电影的综合程度、空间效能和群体接受,比其他艺术更经得起分析。
作者故意与占统治地位的艺术理论教材的框架作对,只以国际美学思维和自身审美经验为标准,自行构建。
自行构建的原则是力求简洁、轻便、质感、明了,彻底放弃任何装模作样的理论架势,增加感性解析。
作者希望今天的读者能注意到他在18年前醒目提出的“创造”
这个概念,理解这个概念对艺术的绝对意义,对整个中国文化没落和再生的绝对意义。
地位与影响:余秋雨的艺术感受力以及对此种艺术感觉的准确独到表达,其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洞察能力、于艺术哲学之思辩能力在本书中展露无遗。
“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
包括《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戏剧思想史》四本,是余秋雨于80年代出版的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著作的修订新版。
余秋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化散文作家,而早年还以这四本扎实的学术著述奠定了他在学界的地位。
本书属于学术著作的写作路数,但绝不同于一般学术表达之艰深晦涩,既有淹博深厚的文艺美学功底,又有文字表达的大众感染力、亲和力。
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一直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
余秋雨的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1983年出版,是余秋雨先生的首部学术著作,也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
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的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也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其学术可见一二。
这些奠定了他在戏曲界的地位,也为他日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打下了基础。
《文化苦旅》
初版时间:1992年
初版出版社:尔雅出版社
推荐版本: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
内容概述:本书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写了这本书。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