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东欧剧变之后,远在南方的古巴突然多了一倍的观光客。
观光客涌进古巴,不只因为这个热带岛屿有美丽的椰树海滩,更因为古巴已是西方世界的异物,是个活的冷战博物馆,也因为古巴经济长期停滞,是个活的物质文明博物馆;街上跑的、家里用的、田里耕的、厂里动的种种工具器物,在欧洲只有古董博物馆中当静物陈列,在古巴却是日常用品。
农人推着老黄牛在酷日下犁田。
妇人拿着50年前的熨斗烫衣服。
男人开着1951年的庞大福特汽车。
印刷厂的印模是1900年的机器。
所有的器具当然都已经过千修百补。
1991年之后,解体了的苏联终止了古巴最仰赖的经贸关系,古巴进入“非常时期”
,物资全面冻结。
耕耘机坏的,没有零件可修理;好的,没有汽油可发动,所以黄牛开始耕田。
卡车,不是坏了就是用不起汽油,无法运货。
于是黄牛种出的豆子和青菜亦无法运到城市出售。
古巴赖以维生的蔗田、烟草、镍矿,产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粮食也限量配给。
每人每月3公斤白米,一天一个比孩子拳头还小的面包。
饥饿,使得成千上万的人在1994年的夏天投向大侮,带着自制的木盘木盆,想横渡佛罗里达海峡奔向美国。
不计其数的人死于海葬。
饥饿之外,人民还有政治的恐惧。
有名气的异议分子被流放国外,没名气的异议分子就离奇失踪。
不论是真是假,古巴人相信“每5个古巴人中就有一个秘密警察”
。
但是,为什么卡斯特罗不垮台?从1990年起,所有的旁观者都在问这个问题。
波兰、匈牙利、捷克,甚至最落后的罗马尼亚,都因为经济破产和政治压迫而遭到人民的反抗。
古巴人有长期的反抗历史——反抗西班牙、反抗英国、反抗美国的各时期的殖民者,为什么没有10万古巴人走上街头向卡斯特罗伸出呼喊的拳头?墙壁上写了38年的口号“不选择社会主义就是选择灭亡”
被人涂掉了段首的“不”
宇,但是为什么卡斯特罗仍旧能安然地在今年1月1日庆祝他“38年革命胜利”
?
历史可能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东欧的共产党是苏联强加于各国的具有傀儡性质的政权,代表苏联的殖民势力。
而古巴的共产党却是发自社会内部的真正革命政党,它驱逐了美利坚帝国,代表的是一种反抗殖民的草根力量,有真正的群众基础。
台湾人可以容易地了解古巴历史,因为古巴也是一个400多年来不断由异族统治的岛屿。
在当年台湾汉人逐步将原住民驱入山区使之成为山地人之前,西班牙人已经来到古巴屠杀了原住古巴的印第安人使之灭种。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