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建筑和设备,壮丽的景象和吸引人的活动使我眼花缭乱。
但是牵系住我的心还是深厚的友情。
在里昂也有两份报刊的记者来采访,那是两位年轻姑娘,我没有机会读到她们的报道或者文章,但是我觉得我是在同两个谦虚的学生亲切交谈。
我的确应当感谢许多见过面和不相识的朋友的友好的语言和善意的鼓励。
就是对偶尔在报刊上出现的挖苦和不实之词,我也把它们当作对我的“鞭策”
。
譬如有人讽刺我写了那些关于“战斗友谊”
的报告文学,有人责怪我解放后没有发表长篇小说。
我也曾反复思考,心平气和地作过解释。
没有写长篇小说,只是因为我想丢开那枝写惯黑暗和痛苦的笔,我要歌颂新人新事,但是熟悉新人新事又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我错就错在我想写我自己不熟悉的生活,而自己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和适当的条件使不熟悉的变为熟悉,因此我常常写不出作品,只好在别的事情上消磨光阴。
这说明知识分子的改造十分艰巨。
我自己应当负全部责任。
至于友谊,我不会为过去那些散文感到遗憾。
固然我在这方面走过不少弯路,有时候把白脸看成红脸,把梦想写成现实。
即使一些文章给时间淘汰了,但人民的友谊永远不会褪色。
我开始写作时有一个愿望就是追求友谊。
我第一次到法国,有一个愿望也是追求友谊。
在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活中我始终没有停止对友谊的追求。
我这次在巴黎、在沙多—吉里都讲过类似的话:五十二年前我在这里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写完了我的第一部小说,今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来寻找我的脚迹,只是为了向法国朋友们表示谢意。
这一次我的确“满载而归”
。
在万福楼我举杯祝酒,我说:“我们在这里过友谊节。”
吃中饭的时候,法国朋友和我们又在一所法国大饭店相聚,人数不到前一个晚上的三分之一,我们吃着当地的名菜,谈着美丽的前景,谈笑更自然、更亲切。
友谊一直是我们谈话的主题。
一位女主人在席上递给我一件礼物,可能是一本书,一本画册,或者一本照相簿,是用花纸包好了的。
她说这礼物表示了法国朋友的心意。
她那认真的、善意的表情使我感动。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