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老手记-《波西米亚楼》

写稿老手记(第2页)
🎁美女直播

,一大堆痛苦经历却留在他们生命中了。

他们变得不那么认真,或叫做“看透了”

,痛苦的事情常拿出来插科打诨着说。

我却听得很细,记得很牢,再去润了色讲给我的同龄朋友。

一天,断电了,干不了别的,只有讲故事。

我讲到一个画家和狗的故事。

突然来了电,我看见每个人脸上都有泪。

我心里过意不去,因为这个故事是我添枝加叶,几乎无中生有编出来的。

编故事,不就是小说家头一件要做的事吗?看来这头一件事我干得不坏,那么我来用笔编着试试?很轻松的,我的第一部作品问世了。

头一回看到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我就跟不认得它一样,瞅了它好久。

那时我二十一岁。

二十一岁,尚没有想到文学创作是件非常严肃的职业,它该包含大量的、沉重的思考。

二十一岁的我仅从铅印的名字中得到快感,就够了。

渐渐地,铅印的名字对我不再有刺激。

真正的快感来自于几行被写讫的,令自己满意的文字。

这种快感可不那么容易出现了。

一连几小时、几天的枯坐,它不出现,你想它想得再痴也没用。

也就在这时,文学才露出它严酷、冷峻的真实面目。

完全不是用笔用纸编一个故事,笔一扔,拽拽坐皱的裤子,轻快说一声:“完喽!”

像玩完一场游戏。

与初时的游戏感相比,我发现它更像一件宗教功课,坐在那儿,对着一面空壁。

精彩、近乎神来的几段或几行或许今天来、或许明年也不来,但就为那几段,你得坐下去,它不期然而至时,你的笔和纸可以盛接它,否则它便白白流走。

因此我就每天如一地去坐,哪怕这支笔只在纸上画圈圈。

有时突然拾起笔,又发现并没有吟成句子,笔又搁下。

世上没有比这个“坐”

更苦的差事了。

这个“坐”

会坏了你的胃口、睡眠、脾气,以及这根颇年轻的脊椎。

有时会鄙夷地问自己,这样惨淡经营地写出几部书来,是否就很有道理的不孝顺父母,不理会朋友,不收拾房间,不做饭,不听音乐,不按时上脊椎按摩师那儿就诊?周围的一切都在提醒我:该写信了,该洗衣服了,该吃顿像样的饭了。

像是要躲掉父母诸如此类的唠叨,我到美国来了。

美国什么都是可以的,您想写死在你的小说里,也是可以的。

在中国,有人说我在写名气;美国人认为我在写钱。

我想,能写得出名气和钱我绝不反对,但我要写的,却不是这两样。

我在写的是这么个东西:在人们将来说它好或不好时,我都能宽恕地笑笑。

那个东西只有等我写出它,我才会认得它;它无所谓好坏,它只是让我满足。

太阳斜下去,我也想从桌前站起,不读、不写、不做任何正经八百的思考。

想找谁聊天,想让谁用闲的话题来按摩一下我紧张得抽了筋的思维。

然而我打消了这念头,因为在我需要别人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别人需要我的时候。

你要清静,就要个彻底的吧!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