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河流并不多,却盛行一种餐馆,叫“FishBar”
。
顾名思义,就是“鱼吧”
。
在那里可以喝酒、吃烤鱼。
因为它随便,不讲究着装,打烊又晚,不但吸引在阿布贾的驻外人员,也是本地人结伙作乐的地方。
客人喜欢它是因为它低廉的价钱,店主喜欢它是因为客人常常多付钱:这种鱼吧一律没灯,每个桌上一支蜡烛,账单看不清,就会按口头报的账买单。
再说付账时客人一般都醉了,好脾气,醉眼朦胧加烛光朦胧,少找点零钱也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计较。
在阿布贾吃晚饭平常时间耗时两三小时,在鱼吧最少也得四小时。
讲究的鱼吧还有乐队歌手,到半夜十二点拉出来,一直狂欢到天明。
没有去过鱼吧的人等于白来了尼日利亚,没有在鱼吧待到天明的人等于白去了鱼吧。
鱼吧一般设在一条小溪旁,水边长着厚厚的丛林植物,水是从来看不见的,所以是小溪还是水沟不得而知。
在芭蕉树下开一块地,坑洼不平的地面摆上塑料桌椅。
有的鱼吧沿着边缘搭出棚子,用棕榈叶铺顶,首先是防雨,其次是添加情调。
靠近门口放着几口搪瓷大浴缸,里面盛着鱼和冰块。
鱼都叫不上名字,味道却极其鲜美。
只有一种叫“脱皮亚”
的鱼是我们熟悉的,所谓的“非洲鲫鱼”
。
体积却比我们在美国见的要大很多,所以开始是不敢相认的。
敢吃也是因为看不清楚,只有舌头当家。
烤鱼的涂料很辣,就着冰啤酒和酸洋葱一块儿吃,非常可口。
我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去鱼吧,把三四张桌子拼在一块儿,点上蜡烛,人人面前一瓶啤酒,用手指捏起鱼肉,吐出的鱼骨头也可以随手扔在泥土地上。
有时鱼吧的生意火,来不及烤鱼,三四瓶啤酒下肚,鱼都没端上来。
客人抱怨,就会有侍者过来打招呼,说:“Yourfishisonfire(你们的鱼着火了)。”
第一次大家都吓了一跳。
但很快明白按照尼日利亚英文的意思,是说鱼正在火上烤着。
一天晚上大家又在鱼吧聚会,由于客人多,鱼“着火”
的时间特别长,因此都已经提前喝醉了。
烛光里看见一位动人的非洲姑娘坐在角落,穿得比鱼吧的食客都漂亮雅致。
别人说笑她不答话,只是自斟自饮,自得其乐。
在座的人悄悄打听她是谁,回答说大概是某某带来的,常常见她出现在聚会上,上周五在英领事馆的“快乐时光”
酒会上也见到过她,前几次鱼吧都有她。
但是和某某一对证,某某说不对呀,这姑娘并不是他的朋友,但看着她脸挺熟,总是和哪个朋友一道来的。
在阿布贾的驻外人员圈子里,也有交非洲女朋友的年轻外交官,但这个姑娘确实没有主。
我们互相看看,一群人有二十来个,到底谁把这个神秘女郎带来,还不认账。
有一个特别认真的人顾及到保密和安全,便假装聊天对她盘问起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