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炎凉世态 草炉饼-《都市的人生》

三炎凉世态 草炉饼(第1页)
🎁美女直播

前两年看到一篇大陆小说《八千岁》,里面写一个节俭的富翁,老是吃一种无油烧饼,叫做草炉饼。

我这才恍然大悟,四五十年前的一个闷葫芦终于打破了。

二次大战上海沦陷后天天有小贩叫卖:“马……草炉饼!”

吴语“买”

“卖”

同音“马”

,“炒”

音“草”

,所以先当是“炒炉饼”

,再也没想到有专烧茅草的火炉。

卖饼的歌喉嘹亮,“马”

字拖得极长,下一个字拔高,末了“炉饼”

二字清脆迸跳,然后突然噎住。

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声音,与卖臭豆腐干的苍老沙哑的喉咙遥遥相对,都是好嗓子。

卖馄饨的就一声不出,只敲梆子。

馄饨是消夜,晚上才有,臭豆腐干也要黄昏才出现,白天就是他一个人的天下。

也许因为他的主顾不是沿街住户,而是路过的人力车三轮车夫,拉塌车的,骑脚踏车送货的,以及各种小贩,白天最多。

可以拿在手里走着吃——最便当的便当。

战时汽车稀少,车声市声比较安静。

在高楼上遥遥听到这漫长的呼声,我和姑姑都说过不止一次:“这炒炉饼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现在好些人都吃。”

有一次我姑姑幽幽地说,若有所思。

我也只“哦”

了一声。

印象中似乎不像大饼油条是平民化食品,这是贫民化了。

我姑姑大概也是这样想。

有一天我们房客的女佣买了一块,一角蛋糕似地搁在厨房桌上的花漆桌布上。

一尺阔的大圆烙饼上切下来的,不过不是薄饼,有一寸多高,上面也许略洒了点芝麻。

显然不是炒年糕一样在锅里炒的,不会是“炒炉饼”

再也想不出是个什么字,除非是“燥”

?其实“燥炉”

根本不通,火炉还有不干燥的?

《八千岁》里的草炉饼是贴在炉子上烤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