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眼镜(第2页)
🎁美女直播

那时还挺新鲜,大家都会说说。

《方州杂录》说道:“如钱大者,形云母而质甚薄,以金镶轮,纽之合则为一,歧则为二,老人目皆不辨细书,张此物于双目,字大加倍。”

这么看,这眼镜还挺奢华,黄金镶轮,可以折叠,妙哉。

万历朝的田艺蘅《留青日札》说一个东西,“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

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

人皆不识,举以问余。

余曰:‘此叆叇也。

’”

说明是个用布带绑脑后的眼镜,很像现在的潜水镜固定法。

至于叆叇二字,读成“爱戴”

,其实是阿拉伯文眼镜alunwainat的谐音。

美国开国大元勋之一富兰克林,发痴似的爱搞发明。

他老人家自己同时被老花和近视所苦,于是发明了双光眼镜。

到后来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里爵士,除了不小心确立了格林威治在本初子午线上这事,还发明了散光眼镜——那时候他老人家才24岁,真乃年少早慧。

眼镜片的功能齐全了,免不了又得斟酌材质。

早年间,制作眼镜片,使的是水晶,这只有豪富用得起。

玻璃当然好,但重而脆,一摔就碎,于是树脂镜片、聚碳酸酯镜片渐起。

镜框除了金属,便是玳瑁。

玳瑁之于镜框,便似软木之于瓶塞、海泡石之于烟斗似的,属于天造地设——本身是角质和骨质,韧性好,可切割,加热可以塑形,妙在有油脂光泽,看着高贵典雅有读书人范儿。

当然科技发展,天晓得未来还有多少材质可供选择。

比如明朝时所谓的黄金镜框,在欧洲贵族圈也不稀罕。

当然也有特例,假如你眼睛视力不算好,但又没到不戴眼镜就睁眼瞎的地步;你想戴个金框眼镜显富贵,又嫌镜框重,还想显示你眼睛好看,怎么办呢?

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出自巴尔扎克笔下《欧也妮·葛朗台》。

巴黎来的贵公子夏尔,使一条金链子,把一个眼镜挂在胸前口袋里;走进人家里,把眼镜拈起夹鼻,横扫全场一眼,又放下。

这份儿骄傲、矜持、富贵、潇洒,全在这个金链悬胸的眼镜里了。

19世纪风流子弟,都这么玩耍。

当然了,这玩意使不好也很糟糕。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