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以为是个例,去了菜市场才发现地上铺着大堆辣椒,远远闻着就鼻子发疼,晒干了吃会是什么味实在难以想象。
去中山古镇游山水时,当地山民做菜也是辣手频施。
辣子鸡看不见鸡,都是鲜明的红辣椒——与江南的辣子鸡拿来装门面的辣不同,此辣实在足以让死掉的鸡被辣得再活过来一遍。
至于鱼汤加辣,《水浒》里拿来醒酒也是有的,可是为了醒酒,不至于要冒被辣出眼泪的危险。
看着你吃得眼泪直流,山民们欣欣然有喜色:“这辣椒好吧?好容易晒的哟。”
显然在这个饮食体系里,拿花椒麻你、拿猛椒辣你,乃是至高的爱护和礼仪。
饮食这事上,世人大多以偏概全。
没去成都前,我草木皆兵地以为,那里必是人人以辣椒水漱口、全城在火锅里游泳的地方,转了一圈才发现成都人还有三合泥这么甜美的东西。
按着重庆朋友的说法,成都人比较闲雅凡事留有余地,重庆人务于极端追求极致享受。
到重庆吃喝一圈,麻辣固然是雄风凛冽,能给任何人一记下马威,然而去了辣味,依然风景繁盛,不一而足。
从重庆出发坐车去大足县看联合国指定的文化遗产石刻,回程时去了一处“荷花山庄”
吃饭。
生在江南二十来年,还是被那片荷塘惊了一下。
在一个四面长窗的水榭楼台坐下,点了菜。
先是荷塘里捉来的鱼清蒸了吃。
在重庆几天首次见到清秀白净的菜,惊为天鱼。
那鱼想必在荷塘里久待,收了芙蓉清香,吃起来嫩滑爽口。
又有大堆的藕,用瓦罐炖了个蹄花汤。
藕本来是清甜的,似乎为了显得清淡,汤里几乎没加料,淡得有些矫枉过正。
重庆特色,饭桌上是必须有口汤锅的,幸好锅里没什么辣椒。
服务生端来一盘荷尖,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
的东西,夹来在锅里烫烫吃,和豆苗口感似乎也差不多。
鱼、汤、荷叶都吃完了,又上来一盘荷叶蒸饺。
大概是和面的饺子里掺了荷叶粉,闻起来有些荷叶清香,饺子绿得让人觉得身子发凉。
荷叶面疙瘩汤属于余兴节目,《红楼梦》里拿来喂挨打的贾宝玉用,除了有些荷叶香味,其实也不算怎么出奇。
为了看《疯狂的石头》里正反派大战的高楼,去了重庆解放碑。
朋友跟我说,“老四川”
是个妙地方,于是前去拜山。
先是一份例汤,“枸杞牛尾汤”
。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