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革,那么,一个官僚资本集团的倒塌往往意味着另外一个官僚资本集团的崛起。
研究中国企业史,就一定要碰到“官商经济”
。
当过北京大学校长的傅斯年把官商称为“大怪物”
。
从晚清到民国,出现了三个很著名的“大怪物”
,他们是胡雪岩、盛宣怀和孔祥熙、宋子文家族。
他们均为当时的“中国首富”
,身份亦官亦商,是为“红顶商人”
,其财富累积都与他们的公务事业有关。
若要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五个特点:
第一,胡雪岩在资产关系上还是比较清晰的,他的财富大多来自为左宗棠采办军购,从中暗吃回扣。
到了盛宣怀就官商难分了,用当时人对他的议论便是“挟官以凌商,挟商以蒙官”
。
而至孔、宋一代,则是公开分立,私下自肥,甚至以国家名义收购,以私人身份瓜分。
第二,他们在国家事务中担任职务的重要性也是日渐持重。
胡雪岩不过是一个从二品顶戴的挂名道员;盛宣怀已是实授的一品大臣;孔、宋更是一国行政之首脑,两人主管国家财政前后整整20年。
胡、盛及孔、宋的资产,一个比一个庞大,而且敛聚的效率越来越高。
第三,制度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如果说胡雪岩的化公为私还是盗窃式的,那么,盛宣怀就已经演进到股份化了,而到孔、宋手上,则是手术刀式的精致切分。
孔、宋更善于利用宏观经济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为自己谋私,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重大经济政策变革、重要发展机遇,都是他们获取财富的最佳时机。
孔、宋财富最暴涨的时候正是国难民困的8年抗战时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