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大臣奏事,向有称臣或奴才者。
乾隆戊子下谕: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折奏仍称奴才。
所以存满洲旧俗也,乃久之。
满臣奏折无论公事私事,俱称奴才,以为媚矣。
又说:
然不独满洲也,蒙古汉军亦同此称。
唯与汉人会衔之章奏,则一律称臣。
汉人之为提督总兵者,称奴才。
虽与督抚会街,而称奴才如故,不能与督抚一律称臣也。
王公府邸之属员奴仆,对于其主,亦自称奴才。
按清朝规矩,奏折有奏事折、密折、请安折、谢恩折等分别。
办公归办公,公事奏折称臣;拍马屁归拍马屁、小报告归小报告,私事奏折称奴才。
这一分际,做主子的要求至严。
在清圣祖康熙的朱批中,就有“知道了,请安折子当另折才是,不合”
“所奏知道了,奏事折子与请安折子一处,不合”
的字样可证。
用密折上奏,康熙是有他的大道理的。
他说:“朕令大臣皆奏密折,最有关系,此即明目达聪之意也。
其所奏之或公或私,朕无不洞悉。
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
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自然各知警惧修省矣!”
正因为密折有这么大的神通,所以行之以鬼鬼祟祟,也就至为重要。
康熙就有这样的朱批:“朕体安善,尔不必来。
明春朕欲南方走走未定,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
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
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做主子的不但要求“奏折不可令人写”
,主子自己的批语,也是不假手于人的。
康熙有一次右手生了病,但他宁用左手歪七扭八地朱批,也不肯含糊。
其左右开弓以驭臣下之态,可想而知。
由此看来,“左手的缪思”
,真是小焉者也!
“武员即官至提督,亦称奴才”
正因为上下之间在正式办公以外要建立另一种管道,所以这种管道就显得亲密,密折、请安折、谢恩折中自称奴才也,就是亲密的一种表示。
清世宗雍正朱批中,竟有“灯下乱写来,莫哂字丑”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