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兄-《信与问》

给兄(第2页)
🎁美女直播

那就再换句话,这样说:既然无限是存在的,这无限,不可以自称为“我”

吗?是的,不可以,也不可能。

无外无他才可谓无限,无外无他谈何“我”

哉?无限只能是外在,或他在,一俟称“我”

即为有限了。

你说这是纠缠词句,是限于人的位置,在折磨逻辑。

而你是亲历其境,实际地体验了无限,进入了它,成为了它。

虽然我不怀疑你说的是实话,但你注意到没有:实际上你还是在一个有限的位置上(此岸),描述着与无限相遇的感受,猜想着那种状态之无限延续的可能。

实际上是,有那么一阵子,你进入了一种非常状态,即与素常束缚于人体(心智)的感受迥然不同的感受。

但问题是:实际上,你不能证明那样的状态已是无外无他,你不能用短暂的状态证明终点,证明永恒;相反,倒是那状态的短暂,表明了它实际并不无限,而仍然是有限之此岸向无限之彼岸的眺望。

其实,有很多途径可以体验无限,进入无限,但你还是不能说:我就是它,我已经成为了无限。

当然,你那“短暂状态”

是如此的不同寻常,完全不同于寻常的想像、眺望和猜想,以至于谁也没法说它不是真的,不是实际——如果这还不是真的,不是实际,那就不知道“真的”

和“实际”

到底是要指什么了。

没问题,我绝不怀疑那是真的,因为刨去感受(感知),“真”

就丧失根据。

但我倾向于把“真”

与“实”

区分开;比如梦,便是真而不实,因为它终于要醒来,醒入“实”

这么说吧:无论多么玄虚短暂的感受,都可堂堂正正地称真,但一入实,则必有后续——接下来是什么呢?然后又将怎样?看不到随后的无限困阻,就会真、实混淆,那是梦游状态、艺术或精神病状态——我不是说这统统不好,我只是说:真,可以不实;实,也可以不真,比如说实际中有多少误认。

“不实之真”

不仅可能,而且是“实际”

的引导,譬如梦想是现实的方向。

但我要说的还是:不能没有“实”

,不能停留在梦里。

但这不仅仅是说,人不得不干些务实性工作,更是说,生活(世界、存在)是从不停留的,尤其不停留在人的美好心愿中(或可心的境况里),因而无论人还是别的什么,注定都在困阻重重的过程中,永无终点——而这就是实,实在,或实际。

这么说吧:感受是真,信念是真,而那困阻重重的恒途是实,加起来叫做“真实”

某些信仰之所以有问题,就在于,他们说也总是说着“迁流不妆、“变易不居”

、“不可执着”

,但盼望的还是一处终点性的天堂,并不真信一切都在无限的行走、寻觅与眺望中。

我有时想:一缕狗魂,设若一天忽离狗体而入人身,怎样呢?它一定会在刹那间扩展了的自由中惊喜欲狂,一时不知(或来不及知)人身也有限制,而误以为这就是无限,就是神了。

(恕此话有点像骂人,实在我是选了一种最可爱的动物来作比喻的。

)那么,人与超人——借用尼采一个说法——的关系,是否也就这样?(所以尼采的“超人”

,使惯于作等级理解的人们倍受刺激,其实呢,他是强调着超越的永无止境。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