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看十钟山房印谱,觉得乏味得很,只对其中的书印和兽形印有兴趣。
经老师教导之后,慢慢地感到其中的平板无奇的人名印竟是那么变化多端,玩之不尽的一本教科书。
老师说:“在刻人名印,刻局之前,先翻翻十钟,总会带给我们不少灵感。”
我们把十钟读熟后,更发现它是书法中的圣教序、诗中的唐诗三百首。
“几乎所有名家,都是抓到汉印中的神髓而演变成自己的风格。
汉印有两个面目:一是残缺,二是完整。”
老师指出,“黄牧甫保持汉印的先天形象,刻出细致和灵巧;吴昌硕则学了后来的爆裂,布白粗犷与抽象。”
汉印的最大好处,还是它们很耐看,不会一下子饱腻,但是在平凡中不带灵气,又沦为街边刻印匠之流。
汉印之好处和理解,许多名家之题框上都有记录。
“刻印者无不学汉印而能自成一家。
不经汉印而独创者,往往会发现自己走的路,两千年前已有人走过。”
老师说。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