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的经济成功仅仅让“一小撮精英”
受益。
就拿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两亿多,这两亿农村人口属于精英阶层?不可否认,现在中国贫富差距已经大到危险的地步,但是这种贫富悬殊,其中多少是因为自由化市场改革,又有多少是政治制度漏洞导致的贪污腐败和不公平分配制度?毕竟,新自由主义只是一系列经济政策,它不能够、也不应该替代必要的政治改革。
当然当前对新自由主义的流行批判也不是空穴来风。
前苏联和东欧、非洲、拉美都经常被当做例子,证明“新自由主义的破产”
。
不过,苏东地区在转型初期呛了几口水之后,现在似乎学会了在“新自由主义”
中游泳,而且游得还挺快——近年来东欧各国平均增长率都在4%-7%左右。
改革、开放、发展、争先恐后地入欧盟,所以“新国家主义者”
在那里似乎已经失去了阵地。
非洲这块阵地似乎也不大牢固。
虽然80年代末以来国际金融基金、世行的“结构调整项目”
(往往被视为“新自由主义”
的代名词)在非洲遭到了失败,但是,哪个药方没有在非洲遭遇失败?五六十年代非洲各国刚独立时,最先拥抱的恰恰是社会主义经济思路,传说的乌托邦却并没有实现。
后来半个世纪,各种国际援助纷沓而至,也往往无功而返。
非洲简直就是各路经济学家的“百慕大”
,开一个药方栽一个药方。
于是拉美就成了“新自由主义破产”
的最有力证据。
不错,从80年代末开始,不少拉美国家开始尝试“新自由主义”
的药方,但是东亚式的经济奇迹却没有出现,经济增速缓慢不说,两次大的金融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几乎让新自由主义信誉扫地。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失去市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近年来拉美各国连连出现左翼势力回潮、左派政党在委内瑞拉、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国连连得胜。
但是,拉美现象需要更仔细的观察。
首先,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拉美也不是一败涂地。
智利始终是拉美最坚持自由经济政策的国家,但是其经济始终保持良性增长。
巴西、秘鲁以及1994年以后的墨西哥也始终实行温和的自由经济政策,经济也稳步增长。
就算阿根廷、委内瑞拉、玻利维亚这样通过国有化、提高关税来收缩经济自由的国家,收缩的程度也非常有限。
即使委内瑞拉,也还是需要通过“资本主义贸易体系”
来卖石油;尼加拉瓜的前革命家奥特加当选总统之后表示他已经放弃原来暴力土改的主张;阿根廷近年的经济复苏恰恰是因为政府严格控制开支……“国家主义”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