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会和一个微信群存在的理由-《唧唧复唧唧:小世界的俗与真》

一次聚会和一个微信群存在的理由(第3页)
🎁美女直播

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你很容易进入一个群,而在过去的小山村里则很难,姓金的就是姓金的,姓赵的就是姓赵的;湖南人就是湖南人,四川人就是四川人。

今天,一个人可以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出生在不同的城市,自己出生和成长在不同的城市。

古代出行,路过借宿一晚,不成问题。

今天,蓦然跑到不认识的人家借宿,人家会无比惊讶地盘查你的各种证件来确定你是不是骗子。

不过,虽然这种群关系会越来越松散,但不会消失。

至少在看得见的未来还不会。

另一种是依内容而住的群。

比如红包群、招聘群、媒体群、码农群、电影群等等。

像红包群,每个人闲着没事就在群里发红包,如果发现谁长期不发只抢,大家就会动员群主把他赶走。

红包群在古代社会也有原型,就是冬天的村头,大家围在一棵大槐树下玩骨牌、打麻将。

这种依内容而住,具体地说,是依“小赌怡情”

的乐趣而住。

许多人天生有赌博的兴趣。

公司的组织,就是依内容而住的群。

它和红包群一样,不过是老板发红包。

因为发工资,大家每天朝九晚六聚到一起,要不发工资,早就散伙了。

不发工资还不散伙,那就得依企业文化而住,比如说传销、传教和入党。

不给你发工资,你还天天往这儿跑。

像媒体群、电影群,这种依内容而住的,在过去也有原型,叫里坊。

整个镇上杀猪的都在一条街,歌楼酒肆在一条街。

宋朝的时候,卖布的要穿卖布的衣服,卖果子的要穿卖果子的衣服,甚至乞丐也要穿乞丐的衣服,这叫当行本色。

说“老本行”

、“专家”

,就是意思我是从这个群里出来的。

依关系而住,依内容而住,分别体现人和人之间的两种联系,前者是物理意义上的联系,后者是精神意义上的联系。

因此,群才成为可能。

群的意思是“类”

《周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编程谓之Class,《说文》谓之“辈”

辈,就是类,具体地说,一个军队发车,百辆叫辈。

群依什么呢?群依众。

人多,才可以按类划分。

众,天竺谓之“僧”

;《周易》谓之“师”

僧,就是众。

师,也是众,具体地说,军队二千五百人叫师。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