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间-《朗润集》

师生之间(第3页)
🎁美女直播

从这一年起,老师在变,学生在变,师生关系也在变。

十四年来,我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令人赞叹感动的事情,我不知道有多少夜因欢喜而失眠。

当我听到我平常很景仰的一位老先生在七十高龄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我曾喜极不寐。

当我听到从前我的一位十分固执倔强的老师受到表扬的时候,我曾喜极不寐。

至于我身边的同事和同学,他们踏踏实实地向着新的方向迈进,日新月异,他们身上的旧东西愈来愈少,新东西愈来愈多。

我每次出国,住上一两个月,回来后就觉得自己落后了。

才知道,我们祖国,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是用着多么快速的步伐前进。

现在,老师上课都是根据详细的大纲和教案,这都是事前讨论好的,绝不能信口开河。

老师们关心同学的学习,有时候还到同学宿舍里去辅导或者了解情况。

备课一直到深夜。

每当夜深人静我走过校园的时候,就看到这里那里有不少灯光通明的窗子。

我知道,老师们正在查阅文献,翻看字典。

要想送给同学一杯水,自己先准备下一桶。

老师们谁都不愿提着空桶走上课堂。

而学生呢?他们绝大多数都能老师指到哪里,他们做到哪里。

他们刻苦学习,认真钻研。

我曾在一个黑板报上看到一个学生填的词,其中有两句:“松涛声低,读书声高。”

描写学生高声朗读外文的情景,是很生动的,也是能反映实际情况的。

今天,老师教书不是为了吃饭,更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学生念书,也不是为了文凭。

师生有一个共同的伟大的目标。

他们既是师生,又是同志。

这是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现象。

如果有人对同学们谈到我前面写的情况,他们一定会认为是神话,或是笑话,他们绝不会相信的。

说实话,连我自己回想起那些事情来,都有恍如隔世之感,何况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呢?然而,这都是事实,而且还不能算是历史上的事实,它们离开今天并不远。

抚今追昔,我想到师生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而感慨万端,不是很自然吗?

想到这些,也是有好处的。

它能使我们更爱新中国,更爱新北京,更爱今天。

我要用无限的热情歌颂新北京的老师,我要用无限的热情歌颂新北京的学生。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