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东京梦华录》

卷之一(第2页)
🎁美女直播

又宋陈规《守城录》卷二“守城机要”

云:“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脚,其上皆有楼子,所用木植甚多。”

⑨女头:城墙上垛子一类的防护建筑,或称为女垣、箭垛。

⑩京城所:即管理城墙修缮维护的军事机构,属皇宫“外诸司”

之一。

本卷“外诸司”

一节中的“京城守具所”

,即指“京城防务维修器械管理所”

,简称京城所。

[译文]

汴京城的外城,周长约四十余里。

城壕名叫护龙河,河宽十余丈。

河的两岸全都栽种着杨、柳树,白色的城墙和朱红色的城门,禁止行人往来。

城门外修建的瓮城都是三层的小楼,楼门都是拐弯开门的,只有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是正向直行的且都是两重门。

主要是因为这四道门都是正门,为皇帝出行专用的御道的缘故。

外城的南城墙一侧有三道门,正南门为南薰门;南城墙东南侧的为陈州门,门旁是蔡河的水门;西南侧为戴楼门,门旁也是一道蔡河的水门。

蔡河原名为惠民河,因其流经蔡州,故而得名。

外城的东城墙一侧有四座城门,东南处的为东水门,也是汴河下游出城的水门,此门横跨于汴河之上,并用铁包裹起来犹如一扇窗,到夜里就像闸门一样垂进水面,而河的两岸都留有通行道,一直出了拐子城,沿着河两岸仍有数百丈长。

接着往北去是新宋门,之后是新曹门,最北的为东北水门,此门也是五丈河流经的水门。

城墙西侧的一面有四座门:从南向北依次为新郑门,之后是西水门,此门也是汴河上流入城的水门,再依次是万胜门、固子门,最北面的是西北水门,此门也是金水河的水门之一。

外城的北侧一面共有四座门:从东数起先是陈桥门(此门是大辽国使臣入宫觐见的必经之路),依次是封丘门(此门是皇帝北郊祭祀的御路),再依次是新酸枣门,最北面的为卫州门(这些门的名称都是俗称,它们的正名如西水门桥原名叫利泽桥,郑门原名为顺天门,固子门的原名为金耀门)。

新城的城墙上每隔百步就设置有马面战棚,并在城墙上密集地设置有城垛子(女墙),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有专人进行管理和修缮,远远望去,很是整齐、高俊。

城里的官道两侧,种植的榆树和柳树都已成荫。

每隔二百步设置一处防城库,库中贮备着守城攻敌用的武器,有广固兵士二十名,每天对其进行维护修缮,并专门设有京城所总管相关事务。

旧京城

旧京城①方圆约二十里许,南壁其门有三:正南曰朱雀门,左曰保康门,右曰新门。

东壁其门有三:从南汴河南岸角门子,河北岸曰旧宋门,次曰旧曹门。

西壁其门有三:从南曰旧郑门,次汴河北岸角门子,次曰梁门。

北壁其门有三:从东曰旧封丘门,次曰景龙门(乃大内城角实箓宫②前也),次曰金水门。

[注释]

①旧京城:原唐朝时的汴州城,五代后周扩建外城时将其包在城内,因此又叫里城,或叫阙城,周长约二十一里。

宋敏求《东京记》中卷即为“旧城”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