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了些什么鬼玩意压根儿就不重要-《谋杀的简约之道》

小说写了些什么鬼玩意压根儿就不重要(第3页)
🎁美女直播

就连可怜的老埃德蒙·威尔逊,写起东西来像是假牙都已经戴不稳了(这话是德沃托[29]说的吗?),几周前也在《纽约客》杂志上阴沟里翻船。

他在对马昆德[30]最新作品的评论中写道:“辛克莱·刘易斯[31]的小说,不论会遭到怎样的非议,总还是出自一名作家之手——这是用想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藉由特定的艺术家之手对其进行着色和塑型的创造。”

好的作家仅仅做到这些就够了吗?天啊,我一直认为是的,但我不知道威尔逊也知道这一点。

如果我能为你写上一篇题为《不重要性的重要性》的文章,我会用我一贯的窑子风格向你展示:小说写了些什么鬼玩意,压根儿就不重要。

不管身处什么时代、在什么时间节点上,只有施展了文字的魔力,才能写出真正的小说。

而创作的主题只不过是作家想象力的一块跳板。

小说艺术——如果现在还可以这么称呼它的话——从一无所有到能够人工合成只不过经历了300年的时间,现如今已经达到了如此完美的机械化程度,区分小说家的唯一方法就是看他们写的究竟是比尤特的矿工、中国的苦力、布朗克斯的犹太人还是长岛上的股票经纪人或是其他什么东西。

所有的女作家和大部分的男作家写出的东西都毫无二致,或者至少是从半打已经彻底标准化了的产品中择选一种。

除去那些不可避免的细微的差异(从长远看来这些差异可谓微乎其微),这些破玩意儿用机器也能做得出来,这种情况指日可待。

到最后,只剩下一些写无可写的“作家”

,瞎胡搞地整些幺蛾子。

我觉得你们都疯了。

我要去干我的电影事业了。

说不定甚至会去当个制片人。

[1]查尔斯·莫尔顿(CharlesMorton)时任《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Monthly)编辑。

[2]此处所指应为1945年11月钱德勒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好莱坞作家》(WritersinHollywood)一文,文中对扼杀剧作家天才的好莱坞体系及剧作家受到的不公待遇进行了剖析及鞭挞。

[3]欧文?霍夫曼(IrvingHoffman)为《好莱坞报道》专栏作家。

[4]《好莱坞报道》(TheHollywoodReporter)是美国娱乐界行业杂志,由威廉·R.威尔克森(WilliamR.Wilkerson)于1930年9月1日创办,最初只报道有关好莱坞的电影新闻,在1950年代电视普及后亦开始报道电视新闻。

[5]查理·威廉·布拉克特(CharlesWilliamBrackett,1892-1969),美国小说家、剧作家及电影制片人。

[6]此处应指《星期六晚邮报》(TheSaturdayEveningPost)杂志,1897年创刊于美国,雷蒙德·钱德勒曾于20世纪30年代为其撰文。

[7]小贝尔尼·雷(BeirneLayJr.,1909-1982),美国作家、航空作家及好莱坞剧作家,曾于二战期间服役于美国空军。

[8]此处指代的应为美国小说家詹姆斯·托·法雷尔(JamesT.Farrell,1904-1979)。

詹姆斯因代表作《斯塔兹·朗尼根》三部曲(TheStudsLoniganTrilogy)而知名。

[9]儒勒·罗曼(JulesRomains,1885-1972),原名路易·法里古勒(LouisFarigoule),法国小说家、诗人、“一体主义”

诗歌倡导者。

罗曼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同情劳动群众,主张作家不仅应表现个人,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更应反映群众的共同命运和集体一致的心理。

他还提出诗人个人的内心生活不应作为诗的题材,而群众的共同生活、人类的爱才是真正诗的题材。

[10]沃尔科特·吉布斯(WolcottGibbs,1902-1958),美国幽默作家、戏剧批评家、编辑、剧作家及短篇小说家。

自1927年起担任《纽约客》杂志专栏作家直至辞世。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