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指指我的家,对他说:“下去,快点,我们下去。”
他软弱的站了起来,苍白的脸犹豫着,不知如何是好。
我受不了那个热,又用力推他,他才很不好意思的弯下腰,穿过荷西盖上的天棚,慢慢走下石阶来,我关上了天台的门,也快步下来了。
哑奴,站在我厨房外面的天棚下,手里拿着一个硬得好似石头似的干面包。
我认出来,那是沙哈拉威人,去军营里要来的旧面包,平日磨碎了给山羊吃的。
现在这个租哑奴来做工的邻居,就给他吃这个东西维持生命。
哑奴很紧张,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天棚下仍是很热,我叫他进客厅去,他死也不肯,指指自己,又指指自己的肤色,一定不肯跨进去。
我再打手势:“你,我,都是一样的,请进去。”
从来没有人当他是人看待,他怎么不吓坏了。
最后我看他拘谨成那个可怜的样子,就不再勉强他了,将他安排在走廊上的阴凉处,替他铺了一块草席。
冰箱里我拿出一瓶冰冻的桔子水,一个新鲜的软面包,一块干乳酪,还有早晨荷西来不及吃的白水煮蛋,放在他身旁,请他吃。
然后我就走掉了,去客厅关上门,免得哑奴不能坦然的吃饭。
到了下午三点半,岩浆仍是从天上倒下来,室内都是滚烫的,室外更不知如何热了。
我,担心哑奴的主人会骂他,才又出来叫他上去工作。
他,在走廊上坐得好似一尊石像,桔子水喝了一点点,自己的干面包吃下了,其他的东西动都不动。
我看他不吃,叉着手静静的望着他。
哑奴真懂,他马上站起来,对我打手势:“不要生气,我不吃,我想带回去给我的女人和孩子吃。”
他比了三个小孩子,两男一女。
我这才明白了,马上找了一个口袋,把东西都替他装进去,又切了一大块乳酪和半只西瓜,还再放了两瓶可乐,我自己存的也不多了,不然可以多给他一点。
他看见我在袋子里放东西,垂着头,脸上又羞愧又高兴的复杂表情,使我看了真是不忍。
我将袋子再全塞在半空的冰箱里,对他指指太阳,说:“太阳下山了,你再来拿,现在先存在在这里。”
他拚命点头,又向我弯下了腰,脸上喜得都快哭了似的,就快步上去工作了。
我想,哑奴一定很爱他的孩子,他一定有一个快乐的家,不然他不会为了这一点点食物高兴。
我犹豫了一下,把荷西最爱吃的太妃糖盒子打开,抓了一大把放在给哑奴的食物口袋里。
其实我们也没有什么食物,我能给他的实在太贫乏了。
星期天,哑奴也在工作,荷西上天台去看他。
哑奴第一次看见我的丈夫,他丢下了工作,快步跨过砖块,口里呀呀的叫着,还差几步,他就伸长了手,要跟荷西握手,我看他先伸出手来给荷西,而没有弯下腰去,真是替他高兴。
在我们面前,他的自卑感一点一点自然的在减少,相对的人与人的情感在他心里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
我笑着下天台去,荷西跟他打手语的影子,斜斜的映在天棚上。
到了中午,荷西下来了,哑奴高高兴兴的跟在后面。
荷西一头的粉,想来他一定在跟哑奴一起做起泥工来了。
“三毛,我请哑巴吃饭。”
“荷西,不要叫他哑巴!”
“他听不见。”
“他眼睛听得见。”
我拿着锅铲,对哑奴用阿拉伯哈萨尼亚语,慢慢的夸大着口形说:“沙——黑——毕。”
(朋友)
又指指荷西,再说:“沙——黑——毕。”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