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青楼与家-《空山疯语》

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青楼与家(第3页)
🎁美女直播

也。

有的时候,也有妓女守节操者,像杜十娘。

另一方面,妓女实又继承着音乐的传统。

没有妓女,音乐在中国,恐怕至今已销声匿迹了。

妓女比之家庭妇女则反觉得所受教育为高。

她们较能独立生活,更较为熟习于男子社会。

其实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她们可算是唯一的自由女性。

妓女能操纵高级官吏者,当能掌握某种程度的政治实权。

关于官吏的任命,凡有所说项,有所较议,胥取决于她的妆闳之中。

这段话把妓女相对于妻子的重要性分析得颇为透辟。

任何时代的男人女人,除了顺应该时代的潮流而生活之外,其优秀者必然追求许多超越该时代的东西。

古代社会的人要遵从古代社会的伦理、规范,但他们也向往着能够超越这些羁縻。

追求超越感是人类文明前行的最大动力。

于是青楼就成了比家庭美丽得多、绚烂得多的理想福地了。

从家庭这一方面来讲,妻妾虽然希望能够得到丈夫更多的爱抚,但她们未尝不知道自己无法像妓女那样给丈夫以无边放纵的满足。

假如她们表现得与妓女一样,那立刻就要被视为不贞、淫荡、败坏,立刻就会被逐出家门。

所以,即使她们有妓女的情趣,有妓女的本事,也要深藏不露,也要装得贤淑端庄,特别是对那种事不感兴趣,更不要提吹拉弹唱了,这样才像个规矩女人,受到人们赞扬,被容纳于家庭。

今人所理想的“在客厅里像贵妇,在厨房里像仆妇,在卧室里像荡妇”

的十全十美的妻子,纯粹是无耻男人阴暗心理的大暴露,是妇女地位丝毫没有提高,反而在伪装形式下有所下降的绝对明证。

古代的妻子不追求做一个“全能玩偶”

,她们只做妻子应该做的,其余的则心安理得地让给了妓女。

她们知道,妓女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反而是客观上的一个好帮手。

英国的伯特兰罗素说过:“娼妓有好的一面,她不但可以招之即来,而且极易掩饰自己,因为除了这门职业,她并没有别的生活,而且那些曾和她在一起的男人仍可不失尊严地回到妻子、家庭和教会中去。”

看着寻花问柳归来的男人,妻妾们要说没有一点醋意可能是不对的,但多数情况下是并不当一回事的,仿佛看见淘气的孩子归来一样,即使有些责备和规劝,也是说不可玩物丧志,不可上了坏女人的当,不可把身子搞坏了等,而并不否定和批判这种行业的本身。

就像今天的妻子劝丈夫少打麻将、少玩游戏机、少看足球一样。

所以,漫长的古代社会,尽管多数朝代都有过禁娼、禁狎的法令、措施,但青楼业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关键就在于青楼是那个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

它既然有利于男性社会从家庭到朝廷的整套统治秩序的稳固,所以,不但士大夫、社会上对它采取赞赏、默许的态度,就连皇帝老儿也经常以身作则,频频前往青楼探花,青楼哪里能禁得住呢?前文提到的宋徽宗嫖李师师,还算是文雅的,后来明、清两代的皇帝,则有时连虚伪的外衣也不要了。

清朝的同治皇帝,据说就是私逛窑子,染上性病死去的。

皇帝和一些高级官员,身边美女无数,也不乏艺术欣赏的条件,为什么也对青楼怀着浓厚的兴趣呢?就是因为他自己的身份限制了他与女性的平等性爱交流,得不到一种类似市民村夫平等男女之间打情骂俏的浪漫情调。

例如明朝前期著名的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主持朝政时,有一天让妓女陪酒,在场有一名叫齐雅秀的妓女,非常机敏聪慧。

众人将她一军说:“你能让三位老首长开怀大笑吗?”

她成竹在胸地说:“我一进去就能逗笑他们!”

然后,她进去拜见三杨。

三杨问她怎么姗姗来迟,她说:“我看书来着。”

三杨都是读书人出身,一听此话,不禁颇感兴趣,忙问她读的是什么书。

她说:“《烈女传》。”

三杨一听,捧腹大笑,一个人尽可夫的妓女,竟然捧读提倡贞节操守的《烈女传》,实在妙不可言,这不是对烈女的亵渎、对伦理道德的讽刺吗?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