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顾明道、宫白羽、还珠楼主,都在沦陷区武侠小说创作中有上乘表演,而且王海林认为,“白羽以后,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已无胜可瞻”
。
的确,沦陷区的武侠小说创作可称是有声有势的。
不仅出现了宫白羽《十二金钱缥》、《双雄斗剑记》、《武林争雄记》、《偷拳》、还珠楼主《青城十九侠》、郑证因《鹰爪王》这样的风靡一时的杰作,而且还出现了一些较有水平的理论探讨。
徐文滢在《民国以来的章回小说》中评价“不肖生有叙故事叙得很动人的才能,却没有精密细致的结构法。
另一侠义小说的专门作家赵焕亭在这方面很有成就”
。
1933年北京的《立言画刊》第20期上的《葫芦吟》一文也专门比较了南向北赵的长短,指出北派武侠小说专家赵焕亭先生,其所为之武侠,迥异凡俗,匪特描写武技,且兼及社会风尚,儿女倚怀……自较向作强些个也。”
郑逸梅在《小说丛话》中探讨了“武侠小说的始祖”
。
包天笑在《钏影楼笔记》的《武侠》一节中提出“今后的写武侠小说的,有几个条件,应当遵守”
。
“第一是不能迷信”
,“第二是记载要合理化”
,“要有社会意识,要有民族观念”
。
这几个条件,在后来的新派武侠小说中,果然得到了实现。
侦探小说尽管在中国的土地上一直不如在西方长得那样茂盛。
但其充满刺激的内容,无疑是平庸日常生活的上好佐料。
杀人放火,走私贩毒,自杀他杀,仇杀情杀,都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勾引人去探察个中内幕。
当时出版的侦探小说集,印数都十分可观。
许多刊物都经常刊载侦探小说以招徕读者。
程小青同时在数个刊物上发表他的侦探小说创作和译作,拥有一个庞大的“霍桑迷”
读者群。
孙了红被誉为“中国仅有之反侦探小说作家”
,塑造了侠盗鲁平这一正邪之间的人物形象。
当他生病住院时,《万象》杂志为其募捐,从可观的数目上可以看出读者对他的喜爱。
从销量上讲,侦探小说仅次于武侠小说。
这种“安慰”
人生的方式,是单凭政治无法解释的,必须考虑到更广泛的文化因素。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