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中国历史上的文艺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活法”
,因而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一种强烈的、心灵上的震动。
这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三T公司”
、“三好公司”
、“海马”
编辑部、“全国人民总动员委员会”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却又似曾相识,依稀可见。
对这些全新的故事全新的人物全新的思想,我们传统的文艺理论、审美观念乃至道德标准似乎一下子都失灵了,我们简直束手无策了。
骂一声“痞子文学”
扬长而去这种阿Q式的战法当然是最容易的了,但也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君不见前几年改组之后号称回到了真正的某某主义者手中的某权威文学刊物,发行量一减再减,与王朔小说发行量的直线上升,倒成了很好的对比。
不是说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吗?到底谁服务得更好一些呢?
写小说的王朔,在我看来,是继鲁迅之后,向根深蒂固的“国民性”
或称“民族劣根性”
继续发动进攻的作家群中的一员。
继承鲁迅的大有人在,但真能击中要害、打到痛处的并不多,王朔就是这“并不多”
中的一位佼佼者。
鲁迅的讽刺是沉痛的,王朔的调侃是轻松的;鲁迅面对的是五千年的沉重历史,王朔面对的是当今中国的现实生活(有时追溯历史也只到本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鲁迅以他的博大精深使广大知识分子成为其作品的知音,王朔以他的幽默洒脱为自己的作品赢得了更多的普通劳动人民读者……
我不敢说我懂鲁迅,但我敢说我懂王朔。
然而,那些骂王朔、贬王朔的朋友们,你们敢说你们懂王朔吗?
请认真读一读《千万别把我当人》《一点正经没有》《我是你爸爸》《你不是一个俗人》这些有代表性的王朔小说,你会感到轻松潇洒的外表背后有一种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东西,我们这个民族太沉重了啊!
王朔并不是真的在“玩”
文学,他的创作态度是相当严肃的。
以他的工作成绩来说,几年来发表了上千万字的文学作品,而且在国内国外形成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或许将影响到整整一代人——这是随便一“玩”
就能“玩”
出来的吗?
以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若是工人,他可以做劳动模范;若是女人,他可以做三八红旗手;若是民主人士,他可以做政协委员;然而他偏偏只是个“写字儿的”
,不仅无功而且有过……唉!
我们连资产阶级的文艺都容忍了——如今哪个少男少女不崇拜着港台的歌星影星?
我们连封建主义的文艺都容忍了——从唐诗到宋词,从京剧到昆曲,不仅抢救还要振兴。
我们甚至连奴隶社会、原始社会的文艺也都容忍了——偶然发现个什么还要当作宝贝。
我们为什么就单单容不下一个王朔?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