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司汤达早已爱上了米兰的快活生活,他并不想去骑兵团就职。
于是,趁着皮埃尔外出时,他巴结了一个名叫米歇尔的将军,并成了他的副官。
皮埃尔回来后,命令他到那个团里去,司汤达拖延了六个月,找尽了各种借口,等到不得不动身时,发现自己还是对那里厌恶至极,便索性以身体有病为借口放弃了那个职位。
司汤达其实并没有去过战场,但这并不妨碍后来他在各种公开场合中吹嘘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
1804年,为了获得某个职位,他还曾写了一份证明书(由米歇尔将军签字),以此证明他确实在历次战斗中立下过赫赫战功。
回到巴黎后的日子,司汤达依靠父亲提供的只够日常开销的一小笔津贴维持生活。
他有两个目标,一是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戏剧诗人,为此他大量研读剧本,几乎每天都去剧院看戏,并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观感。
后来,人们发现他在日记里反复谈论的是如何把他看过的戏剧改写成他自己的剧本。
从这里不难看出,他缺乏构思剧情的才能,也注定很难成为一个诗人。
司汤达的第二个目标是成为伟大的情人,然而在这方面,老天爷并没有给他很好的条件。
他身材矮胖,其貌不扬,上身肥圆,双腿短粗,大脑袋,一头黑发;他的嘴唇不厚,鼻子却肥大而突出;只有一双褐色眼睛显得炯炯有神,手和脚也很纤细,皮肤像女人一样细嫩。
为了显示自己的风度,他经常带着一把佩剑,摆出一副神气凛凛的样子,事实上,他是一个很羞怯的人。
经他的表兄马歇尔·达鲁(皮埃尔的弟弟)介绍,他才得以经常出入一些贵妇人的沙龙。
趁大革命之机,这些贵妇人的丈夫发了财。
遗憾的是,司汤达说话结巴,不善交际。
虽然脑中经常有一些不错的点子,却没有勇气说出口,这让他显得颇为尴尬。
他对自己的外省口音很是恼火。
也许是为了矫正这一点,他去了一所戏剧学校,并在那里结识了一个叫美拉妮·居利贝尔的女演员。
女演员比他大两三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他还是和她相爱了。
他犹豫的原因是不确定她是否真的爱他,另一方面他怀疑她患有花柳病。
打消了这两方面的疑虑后,两人一起去了马赛。
美拉妮需要去那里履行一份演出合同,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司汤达在一家杂货批发铺里做临时工。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还是发现,无论在气质上还是在智力上,美拉妮都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女人,因此在后来她由于缺钱而返回巴黎时,他感到如释重负。
我没有足够的篇幅详谈司汤达一生中的多次恋爱事件,只能挑其中的两三件来说,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的性格。
他是有情欲的,但不是特别强烈。
事实上,人们曾一直怀疑他性冷淡,直到他后期写给一个情妇的那些内容相当色情的信被发现。
他的情欲比较理智,和性的需求相比,很多时候他寻找女人只为满足虚荣心。
他虽然擅长高谈阔论,但没有迹象表明他对向女人献殷勤这件事也得心应手。
他曾坦率地承认自己大多数恋爱是不幸的,很显然,是他过于优柔寡断的性格所致。
为此,在意大利的时候,关于如何赢得女人的欢心这一问题,他甚至专门请教过一个同僚,并认真地记下了他的忠告。
他刻板地去向女人进攻,正如当初他按部就班地写剧本那样。
当她们觉得他滑稽可笑时,他感到无比沮丧。
他搞不清楚为什么她们总是认为他没有诚意。
对于这一点,他虽然聪明过人,却始终不知道理智的语言只会使女人退避三舍,她们需要的是有感情的语言。
只有靠感情才能赢得女人的欢心,他却错误地以为这要靠策略和计谋。
和美拉妮·居利贝尔分手后,又过了几个月司汤达也回到了巴黎。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