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真相大白之时,陷他于不义的人竟然是他的老爸?!
唉,前因后果,恩仇相错,除了和血咽一口苦水黯然离去,乔峰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在我有幸还很年轻的时候,看问题还不成熟,总以为乔峰的一切悲剧都源于极度自恋的心理变态者马夫人康敏。
—插叙一句:对比一下康敏,再看看潘金莲,是多么善良啊!
同样是策划红杏出墙未遂,潘金莲还能放武松一条生路—“让你疯让你去放纵,以为你有一天会感动”
;要是搁康敏手里,八成武松也要被查出是高逑的私生子……
当然,贫尼现在已经不幸告别黄蓉时代、又告别李莫愁时代、进入如今中国社会人人讥讽的灭绝师太时代(下面插播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关于受教育程度对女人的影响,是这样的:女大学生是黄蓉,女研究生是李莫愁,女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女博士后是东方不败!
有鉴于此,今后我决定不再自称“我”
,而要顺应潮流,自称“贫尼”
,谢谢!
)—于是思想逐渐成熟了,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即使没有康敏,也还会有别的契机让乔峰暴露身世之谜;而即使没有身世之谜,像乔峰这样道德完备的理想主义者,也一样摆脱不了失去理想的宿命。
乔峰最终自杀,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类似于古代大臣在朝堂上“死谏”
的行为(例如:褚遂良)—用最极端惨烈的方式唤醒当权者。
似乎乔峰是为了促进民族间和平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
作为一个默默注视乔峰长达十几年的……老秃尼,贫尼绝不能赞成这种结论!
我觉得,像乔峰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在后期已经开始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坚守的信仰和道德就像一个大笑话—从而变成了一个虚无主义者!
他前半生保护大宋、消灭胡人的理想,基础就是两个:一是惩恶扬善的道德观,二是深信契丹是恐怖主义轴心国,必须被消灭。
但是,当他看到大宋的军队打败契丹以后一样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不比契丹军队好多少的时候,他开始变得怀疑和茫然。
而他后来深入接触了一些契丹人,更觉得契丹百姓和大宋百姓也没什么分别,一样善良无辜、命如草芥。
—原来大宋和契丹的战争只有胜败之分,却没有是非之别—打起来一样坏、死起来一样可怜!
那自己前半生的理想岂不就是个错误?
乔峰最后的死,固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双方退兵、暂时维护了和平。
这似乎还是他过去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
的心态。
但是以乔峰后来的见识,我想他自己都未必相信这种行为会有什么根本的用处!
只要人类还划分着势力范围,就要为利益争夺不休,杀戮就要合理化,平民就要妄死。
而所谓“替天行道”
之类的理想,不过是当权者为了鼓舞人民作战的工具,不过是杀人者自欺欺人的解脱理由。
既然,真正的和平和正义,不过是个永远不会实现的幻想,那么,早三十年或者晚三十年破灭,又有什么关系?
所以乔峰自杀的本意,我倒觉得更加接近“弃世”
—对于前半生理想的质疑和背叛。
让一个理想主义者终于生无可依,以死解脱。
还记得那句话吗?“极端的理想主义者离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这时候,阿朱还陪伴于他身边的话,他或许还能为着爱情活下去,可惜连阿朱都死在自己手下,“塞上牛羊空许约”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