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宵-《榆树村杂记》

故乡的元宵(第3页)
🎁美女直播

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

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

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

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

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的架子,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

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工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

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

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

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

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枝,起火升到天上,哧,——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

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

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

了。

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

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作“小开门”

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作“大开门”

,开始正常营业。

年,就这样过去了。

1993年2月12日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