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中庸-《君子之道》

六君子中庸(第1页)
🎁美女直播

中庸,是儒家设定的思维杠杆。

但是,他们又把这种思维杠杆看成是君子应有的美德,并且颁布了一个判别基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礼记·中庸》

孔子甚至不无激动地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论语·雍也》

这就把中庸说成了最高道德。

“中”

是指避开两头的极端而权衡出一个中间值,“庸”

是指一种寻常实用的稳定状态。

这明明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怎么会成为一种最高道德呢?

主要原因,与文明的艰难历程有关。

人类在开始拓植文明之后的很长时间,艰险的环境危及生存,不得不处处运用过度之力。

面对荒昧,面对野蛮,面对邪恶,若不超常用力,怎么能够活下来?终于,活下来了,那又必定加倍地动用重力、暴力、武力进行自卫和惩罚。

既然一切都以超常的形态出现,当然又会引发更加超常的报复。

时间一长,以暴易暴,成了人类生活的第一规则,几乎谁也免不了。

连不少仁慈的宗教,也发动了一次次宗教战争。

强大、威武、雄蛮,变为多数权势者和庇荫者的人格企盼,也成为大家的生存方略。

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敢承认,却又不能不承认,人类正由俞演俞烈的杀伐程序走向自毁自灭。

一切都起之于过度用力,又以道义的借口让那些过度之力走向了极端主义。

极端主义,听起来好像是一个现代命题,其实在遥远的古代已经是一个广泛渗透的意识形态。

明白了这么一个整体背景,我们也就懂得,孔子为什么要把中庸思想说成是最高道德了。

他很清楚,如果种种极端不受控制,人类的灾难必将无穷无尽。

那么,靠什么来控制极端呢?一定不是另一种极端方式,而只能是中庸。

中庸思想要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礼记·中庸》)。

“执”

,是指执行和掌控,那也就是说,把两端掌控住了,只取用两端之间的“中”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