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前几次对话我们谈到了一些背景性的大记忆,现在我们开始触及一些具体的记忆,单个人的记忆。
我选择老子作为第一对象。
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但恐怕又不容易讲得清。
那么,我就想听听,你们对老子的印象是什么?零零星星都可以说。
丛治辰:我查到过一个历史记载,说老子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就是脸色是黄的,眉毛挺好看,然后耳朵挺长,眼睛挺大,额头很宽很大,但是牙齿没几颗,似乎还蛮丑的。
刘璇:那不就是治贝子园前的老子像嘛(治贝子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园子)!
王安安:对,对,跟那个差不多!
不过这些都是关于老子的外形的印象。
我对老子的印象是关于他的争论,比如说老子是否当过孔子的师傅,孔子是否向老子问学过。
余秋雨:历史实在太久远了,我们对老子的了解不多。
首先是他的身份,能说的也只有一点,老子做过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
也有人说是管理员,但一定是比较重要的管理员。
那个时代的“图书馆”
,也可以理解成王室收藏馆。
总之,老子管理着一大堆周朝典籍,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人。
鲁迅在《出关》中讲了孔子两次拜见老子的故事。
我比较相信孔子曾经问周礼于老子的传说。
不过这里牵涉到一个非常具体的争议:他究竟比孔子大还是比孔子小?去年我在美国休斯顿作中国文化史的演讲,一位当地美籍华人历史学家提问说:余先生,我看到一本书,证明老子比孔子小一百多岁。
我说,你看的资料一定是这样的:有个叫太史儋的人,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之后出关,目的是去投奔一个君主。
他马上点头说是。
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记载,连司马迁也没有完全搞明白。
所以在汉初就把老子的记忆搞模糊了。
部分现代的学者也主张老子比孔子小一百多岁,因此孔子问周礼于老子的故事不存在。
但也有历史学家经过推论,认为老子和太史儋不是同一个人。
老子和孔子处在同一时代,年纪比孔子大。
我经过仔细辨析,赞同这种观点。
王牧笛:听说今天的课上要讨论老子,我特地去图书馆查了一下。
关于孔子问学于老聃,在《史记》的《孔子世家》和《老子传》里,均有记述。
在《礼记》、《孔子家语》、《孔子集语》、《孔子年谱》、《庄子》、《吕氏春秋》、《白虎通》、《潜夫论》等书中,也有记载。
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高士传》、《水经·渭水注》所引:“孔子年十七遂适周见老聃”
;二是《孔子世家》所说:“孔子年三十前,与鲁南宫敬叔适周见老子”
;三是《孔子年谱》所谓“三十五岁,与南宫敬叔适周,见老聃而问礼焉”
;四是《庄子·天运篇》讲的:“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五是《庄子·天道篇》所述:孔子欲藏其所修之书于周室,前去会见“免而归居”
的典藏史老聃。
余秋雨:你把这方面的资料都集中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