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中国文化界来说,知道挪威,首先是因为易卜生。
《玩偶之家》里的那个娜拉,因无法忍受夫权而离家出走,易卜生以她的砰然关门来结束全剧。
人们说,正是那声音,关闭了十九世纪。
这声音当年也震动过中国。
鲁迅说,娜拉出走后会到哪里去呢?一是堕落,二是回来;三是饿死,都不好。
鲁迅毕竟是鲁迅,他居然早早地指出,娜拉们的出路,在于经济权的获得,因此要以韧性的奋斗,来改革经济制度。
挪威在二十世纪的社会改革历史,我不太了解,但这次考察让我惊异地发现,娜拉的后代已彻底翻身,挪威几乎成了一个“女权国家”
。
匆匆百年,真可谓天翻地覆,如果易卜生和鲁迅再世,一定瞠目结舌。
你看,这次接待我们的几个重要机构,最高负责人全是女性,站起来致词口若悬河、风度翩翩,可见她们早已驾轻就熟,担当着各个社会大家庭的家长。
从她们自信的眉眼间可以推断,在她们自己的小家庭中,也必定是指挥若定、操纵自如。
到街上看看,竟有那么多挪威姑娘边走路边抽烟,姿态潇洒,旁若无人。
看到一项社会调査,令我哑然失笑。
在文化消费上,挪威的女性喜欢去书店和图书馆,挪威的男性喜欢去电影院。
外人调笑说,他们只敢躲在黑暗里消磨时间了。
另一项调查似乎支持了这种有趣的说法,那些男人一再表示:选择女友和妻子,不要美貌,只要贤惠。
这么说来,娜拉出走时的砰然关门声,果真是切断了一个时代。
2
鲁迅所说的经济权,不仅是女人需要在小家庭中争取的,也是整个挪威需要在世界大家庭中争取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挪威是放大了的娜拉。
在历史上,挪威的经济长期不好。
自从海盗时代结束,“北海大帝国”
梦幻瓦解,挪威全然回归自己的狭小和荒芜。
十四世纪从英格兰传来瘟疫死亡过半,像是对海盗时代欺侮英格兰的总报复。
以后一会儿受制于丹麦,一会儿受制于瑞典,哪有几天好日子过?幸好几十年前发现北海油田,顷刻暴富。
我曾嘲笑瑞士富甲天下而人均外援却居全欧之末。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