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与松弛-《湖上闲思录》

紧张与松弛(第3页)
🎁美女直播

西方民族比较前一型的多些,中国人则比较后一型的多些。

这种区别,还是由于自然环境及其生产事业而来。

沙漠游牧人与海洋商业人,因其生活迫蹙,事事有所为而为,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紧张习性。

平原农耕社会,生事宽闲,无所为而为的时候多些,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松弛习性。

西方自然科学是紧张心绪下的产物。

他们爱把一切不相干的东西尽量剔除,专从一点上直线深入,因此便有一切科学知识之发现。

宗教也是紧张心绪下的产物。

一切西方宗教经验下之种种见神见鬼,在心绪松弛的人看来,都像是神经过敏。

若把心理分析术来说明,其实便是他的边外意识侵入中心而引起。

凡属炽热的宗教心理,必带一种最强烈的天人交战之感,在其内心深处,必起一番大革命。

因其平常心理组织太坚强而硬化了,一旦失却平衡,阈下意识圈外意识冲进心坎,把原来的中心组织彻底推翻,彻底改造,人格上发生大震动,旧人格崩溃,新人格赤地建新,这是宗教经验里的最高境界,使人如疯如狂地走入一新天地。

在宗教里算是神感,是天赐,是上帝降灵。

其他如恋爱心理战争心理,也都是紧张型的产物,都要火热地不顾一切地向某一点冲进。

全部人格集中在这一点上,若把阈上阈下来形容,他的心理状态,应像一金字塔,阈上的凝结成一尖顶,便是他恋爱的对象,斗争的对象,其他一切,全压臸在塔底下,压抑得透不过气来。

这种心态根本不安和、不宁定。

在爱神脚下,在战神旗下的,易于疯狂,也易于回过头来皈依上帝,信仰神力,其实上帝和神力,正是他边外意识侵入中心之一番大革命。

庄子书里常颂赞一种虚静的境界,后来禅宗说的常惺惺,宋儒如周濂溪所谓静虚动直,程朱所谓居敬。

常用这些工夫的人,染不上爱魔,走不上火线,不能恋爱,不能战斗。

所谓虚静,并不要他心上空无所有,只是松弛,不紧张,无组织,平铺地觉醒,把全个心态敞开,开着门,开着窗,让他八面玲珑,时时通风,处处透气,外面的一切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内面的一切随时随地可以松动,全局机灵没有压抑,没有向往,这时是常惺惺,是敬,也是活泼天机。

如是的人,全个心态融和。

譬如一杯清水,没有一些渣滓,不在自己心里筑围墙,不让有阈下或圈外过久有压抑排摈的心能。

如是的人,也不能信宗教。

所谓不能信宗教,只是不会有那些见神见鬼的宗教上的活经验,他将感不到那种天人交战的大决斗。

那种天人交战的大决斗,东方人反而看不起,认为是人格上之不健全与不稳定。

如是的态度,用在理臹上,也不会闭塞各部门各方面,只向一点直前钻,因而不能发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上的种种新知识。

前一种紧张心型,应用在宗教上,是上帝与魔鬼之对立。

应用在哲学上,是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

应用在政治社会的组织上,是阶级与法治。

应用在人生上,是强力奋斗与前进。

应用在理臹上,是多角形的深入与专精。

后一种松弛心型,应用在宗教上,是天人合一。

应用在哲学上,是万物一体的一元论。

应用在政治社会的组织上,是大同与太平的和平理想。

应用在人生上,是悠闲恬淡与宁静。

应用在理臹上,是物来顺应,斟情酌理,不落偏见。

东西双方一切文化形态,全可从此一分别上去悟会。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