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

周作人(第5页)
🎁美女直播

倘若懂得道理,识力已定的人,自然不妨去看。

如能研究批评,便于世间更为有益,我们也极欢迎。

人的文学,当以人的道德为本,这道德问题方面很广,一时不能细说。

现在只就文学关系上,略举几项。

譬如两性的爱,我们对于这事,有两个主张:(一)是男女两本位的平等,(二)是恋爱的结婚。

世间著作,有发挥这意思的,便是绝好的人的文学。

如诺威伊孛然(Ibsen)的戏剧《娜拉》《海女》,俄国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英国哈代的小说《苔丝》等就是。

恋爱起原,据芬兰学者威思德马克说,由于“人的对于我快乐者的爱好”

却又如奥国卢肯说,因多年心的进化,渐变了高上的感情。

所以真实的爱与两性的生活,也须有灵肉二重的一致。

但因为现世社会境势所迫,以致偏于一面的,不免极多。

这便须根据人道主义的思想,加以记录研究。

却又不可将这样生活,当作幸福或神圣,赞美提倡。

中国的色情狂的淫书,不必说了。

旧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的思想,我也不能承认他为是。

又如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

但他在一部小说中,说一男人爱一女子,后来女子爱了别人,他却竭力斡旋,使他们能够配合。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虽然言行竟是一致,但我们总不能承认这种种行为,是在人情以内,人力以内,所以不愿提倡。

又如印度诗人泰戈尔做的小说,时时颂扬东方思想。

有一篇记一寡妇的生活,描写他的“心的撒提”

(撒提是印度古话,指寡妇与她丈夫的尸体一同焚化的习俗),又一篇说一男人弃了他的妻子,在英国别娶,他的妻子,还典卖了金珠宝玉,永远的接济他。

一个人如有身心的自由,以自由选择,与人结了爱,遇着生死的别离,发生自己牺牲的行为,这原是可以称道的事。

但须全然出于自由意志,与被专制的因袭礼法逼成的动作,不能并为一谈。

印度人身的撒提,世间都知道是一种非人道的习俗,近来已被英国禁止。

至于人心的撒提,便只是一种变相。

一是死刑,一是终身监禁。

照中国说,一是殉节,一是守节,原来撒提这字,据说在梵文,便正是节妇的意思。

印度女子被“撒提”

了几千年,便养成了这一种畸形的贞顺之德。

讲东方化的,以为是国粹,其实只是不自然的制度习惯的恶果。

譬如中国人磕头惯了,见了人便无端的要请安拱手作揖,大有非跪不可之意,这能说是他的谦和美德么?我们见了这种畸形的所谓道德,正如见了塞在坛子里养大的、身子像罗卜形状的人,只感着恐怖嫌恶悲哀愤怒种种感情,快不该将他提倡,拿他赏赞。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