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蒲桥集》

钓鱼台(第2页)
🎁美女直播

这座门正对玉渊潭。

玉渊潭和钓鱼台原是一体。

张问陶诗中的“一片明湖出林杪”

,指的正是玉渊潭。

玉渊潭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堤,把潭分成东西两半,堤中有水闸,东西两湖的水是相通的。

原来潭东、潭西和当中的土堤都是可以走人的。

自从江青住进钓鱼台之后,把挨近钓鱼台的东湖沿岸都安了带毛刺的铁丝网,——老百姓叫它“铁蒺藜”

铁蒺藜是钉在沿岸的柳树上的。

这样,东湖就成了禁地。

行人从潭中的堤上走过时,不免要向东边看一眼,看看可望而不可即的钓鱼台,沉沉烟霭,苍苍树木。

“四人帮”

垮台后,铁蒺藜拆掉了,东湖解放了。

湖中有人划船、钓鱼、游泳。

东堤上又可通行了。

很多人散步、练气功、遛鸟。

有些游人还爱趴在“古门”

的门缝上往里看。

警卫的战士看到,也并不呵叱。

有一年,修缮西南角的建筑,为了运料方便,打开了古门,人们可以看到里面的“养元斋”

,一湾流水,几块太湖石,丛竹高树。

钓鱼台不再那么神秘了。

原来的铁蒺藜有的是在柳树上箍一个圈,再用钉子钉上的。

有一棵柳树上的铁蒺藜拆不净,因为它已经长进树皮里,拔不出来了。

这棵柳树就带着外面拖着一截的铁蒺藜往上长,一天比一天高。

这棵带着铁蒺藜的树,是“四人帮”

作恶的一个历史见证。

似乎这也像经了“文化大革命”

一通折腾之后的中国人。

一九八七年八月十七日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