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是炒松子。
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很香,也很便宜。
我们有时能在松树下面捡到一个很大的成熟了的生的松球,就掰开鳞瓣,一颗一颗地吃起来。
——那时候,我们的牙都很好,那么硬的松子壳,一嗑就开了!
另一个集中点比较远,得沿古驿道走出四五里,驿道右侧较高的土山上有一横断的山沟(大概是哪一年地震造成的),沟深约三丈,沟口有二丈多宽,沟底也宽有六七尺。
这是一个很好的天然防空沟,日本飞机若是投弹,只要不是直接命中,落在沟里,即便是在沟顶上爆炸,弹片也不易蹦进来。
机枪扫射也不要紧,沟的两壁是死角。
这道沟可以容数百人。
有人常到这里,就利用闲空,在沟壁上修了一些私人专用的防空洞,大小不等,形式不一。
这些防空洞不仅表面光洁,有的还用碎石子或碎瓷片嵌出图案,缀成对联。
对联大都有新意。
我至今记得两副,一副是:
人生几何
恋爱三角
一副是:
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
对联的嵌缀者的闲情逸致是很可叫人佩服的。
前一副也许是有感而发,后一副却是记实。
警报有三种。
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
拉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但是进云南省不一定到昆明来。
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
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
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
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
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
上举的前一副对联或许是一种泛泛的感慨,但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跑警报是谈恋爱的机会。
联大同学跑警报时,成双作对的很多。
空袭警报一响,男的就在新校舍的路边等着,有时还提着一袋点心吃食,宝珠梨、花生米……他等的女同学来了,“嗨!”
于是欣然并肩走出新校舍的后门。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