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危机解除,守将分出十万兵力。
做出向前门关进军的架势,前门关楚军将领很快就收到探报,马上召开军议,决定向王都求援,同时死守前门城(楚军自已建造的城池,用来和前门关长久对峙)当王小树收到消息说前门的楚军做出了坚守待援的打法后,和孙锐同时用手指向了地图上的然后又同时指向了夹门关到前门关之间的必经之路南山谷地,这是一条南走向的山脉南山和吕蒙山脉之间有一条狭长的谷地,最窄处仅仅能通过双马。
叫做葫芦口。
是绝佳的埋伏之处。
大军就地在楚军的大营中休整了5天后,收到斥候来报夹门关分出十五万守军来援的消息后,拔寨出发,行军到葫芦口附近的山谷两则直接埋伏在离那5里远左右的密林中,太近了会被敌方斥候侦查到,太远了无法及时做出攻击,容易让敌方有准备。
之后又通知已经过了葫芦口的镇南关守军,在前方做好埋伏,一是防止前门关的军队过来救护被伏击的楚军,二是如果楚军被分割后,他们负责消灭向前突围的那一部分,不让他们和前门关守军汇合。
分割和消灭后退逃跑的楚边的任务,就由北大营来完成了。
经过战前的斥候战,楚军来到了南山谷地之前,楚将也不是草包,把斥候大量撒出去,并没有发现什么王小树的躲得远远的大军,当确定没有埋伏时,楚军开始依次进入谷地中,当楚军全部进入谷地时,先头军队已经过了葫芦口,北大营各级将领开始按照先前的计策,投入到各战斗位置,随着楚军有一半过了葫芦口后,突然一堆巨大的石头,从山上沦落下来,把葫芦口堵了个严实,马是过不去了,人能爬上去,但也没法让大军通行。
随后整个谷地上方的山上出现了大量的吕国士兵,箭如雨下,楚国将军还没过葫芦口,一看中了埋伏,调转马头就向外冲,可是谷地满满的全是人,根本走不动,士兵乱作一团,随着箭雨一个个倒下,都连滚带爬的向后方跑去,随着后方传来谷口被吕国军队抄了后路的消息传来,彻底失去了斗志,有些士兵向两侧的山上爬去,随后被乱箭射了下来。
半个时辰的箭雨使楚军伤亡惨重,斗志全无,随着吕国军队向山谷中的冲锋时喊的投降不杀的号,纷纷放下了武器,楚将一看大势已去,抽刀自刎,标志着这次阻击的正式结束。
而过了葫芦口的那一半,因为连个将领都没有,投降的更快。
人一旦有了一战的勇气,反而创造出了奇迹,谁又能想到处在明显劣势的吕国人,以必死之心主动出击,一月之内,两战两捷,消灭俘虏敌军近35万人,一下把两国暂时的军事实力拉到了平衡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是王小树想要的最终结果,然而吕国朝堂是却有人起了见好就收,就此和楚国和平谈判的想法。
吕王也想收复全部丢失的土地,又怕再继续打下去,把楚国惹恼了,引发更大的战争,主和派和主战派吵的一口水乱飞,差点打起来。
吕王又收到了穆年代王小树上的书信,王小树表明,要想长治久安,必须把楚国打怕了,只有收回全部土地,吕国才有险可守。
最好能让楚国割地赔款,才能让他们痛。
然后希望吕国启用各地隐藏的谍探,策反对方在原吕国土地的守将,或瓦解对方死守的决心。
然后又要全国军队的调动权。
吕王也是个狠人,直接一咬牙,全部同意了王小树的请求。
王小树并没有在原地等着吕王的回信,直接大军急行军,向夹关而去,并散布言:前门关守军被吕国全歼,吕国马上要收复天门关,大军已出发。
当楚国朝堂正在为是否援助天门关时,传来了吕军已至夹门关的消息,还没来得及消化完这个消息,第二天随着一个加急军报的到来,更是吓到了楚国朝堂的所有人——夹门关失守,吕国大军正在向楚都杀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