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依旧是一些地方、一些人的头等大事,其他都还顾不上。
我去过的一些村庄,一小块绿洲,陷在无边的沙漠中。
人均七八分地,种麦子都不够口粮。
我若住在那样的村庄,也想不出更好的生活办法。
也许他们那样生活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在根本没办法挣到钱的状况下,学会过一种没有钱的生活。
学会用少得可怜的一点点钱,把日子过下去。
忘掉新衣服是啥样子,忘掉新皮鞋啥样子。
肉嘛,想一想味道就行了。
总之我是吃过肉的。
谁年轻时没风光一时。
少走路就不会磨坏鞋子,少干活就节省衣服。
那一小块土地,忙死也长不出金子。
还不如闲着,少用劲少吃粮食。
节俭着过啊。
懒本身也是一种节俭。
一般人到了40岁才会变得节俭务实,不敢乱花钱。
20岁的时候没有钱,但有一个花十个,不害怕没钱。
一来钱不是自己的。
父母给的。
二来在做梦的年纪,相信自己的30岁里堆满了金子。
到了30岁果然要比20岁时富有一些,但并没有堆满金子。
又梦想40岁里堆满金子,依旧不害怕没钱,请朋友吃喝,仗义疏财,自信千金散尽还复来。
可是,到了40岁,就什么都看清楚了。
事能做多大,钱能挣多少,都清楚了。
他再不会梦想50岁里会堆满金子。
只会清楚地看见50岁里逐渐老掉的自己,逐渐衰弱的身体,生老病死。
这时手里的每一块钱都变得珍贵,不敢乱花了。
他知道钱像岁月一样,流失便不会回来。
后半生里,花大钱的事躲不过去,随便一场病,几年几十年的积蓄就没有了。
以前人们不怕老,老了可以享儿孙的福,儿孙即是财富。
年轻年壮时,只要多费点劲,生养一群儿女,就什么都不怕了。
一群儿女中总有一两个出息的,孝敬的。
如果你活得长寿,享受到孙子、重孙子的福,就算福寿无疆了。
财算什么,财造福人了,才算财富。
如今谁还敢把养老的事寄托在儿女身上。
有国家工资的人,靠养老金。
没工资的农民、无业者,把前半生里挣的一点钱,紧紧捏住。
哪敢随便花啊。
更多的无业者,前半生里一无积蓄,老年后的日子,就不知道怎么过了。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