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傻瓜蛋”
。
父亲和孩子们没有接触,母亲对孩子们表现出怀疑、不耐烦和责骂;叙述者是一个骗人的、爱耍心眼儿的孩子,乔治则是个告密者、说谎者。
当叙述者听他母亲说他父亲要把这个家“撕碎”
时,他的反应是:“我不想听。”
乔治听到母亲哭泣时,他也说:“我不管。”
说完就回去睡觉了。
他们一家人似乎都讨厌对方。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能窥见一些微妙之处:母亲对叙述者的耐性就比对他兄弟的耐性大一些,而叙述者对母亲痛苦的反应和乔治的反应又略微有所不同。
当叙述者听见她哭时,他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叫醒他哥哥,策划了一个小把戏,试图让乔治说些什么话,使父母感到不好意思,这样他们就会停下来不吵架了,但是这个计谋失败了,因为乔治不愿意配合。
读者必须自己填补起信息的空白:在故事开头几行,我们没有看到“我父母亲”
和“我哥哥”
这些字眼,只有“我听见他们在外面的厨房里”
,“她哭了起来”
,“我用胳膊肘捅捅乔治”
。
时间是清晨,小哥俩在一张床上睡觉,连这样的事实都没有明说,而是推断出来的。
读者的任务就是把第一段里的几个声音“拼”
成一幅家庭的画面,从而为读者在后文要扮演的积极角色作了准备。
读者要从这个孩子那一连串对事实和行为的叙述中体会到那深深的孤独、对爱的渴望,以及极力要修复那已经无法修复的父母关系的努力。
虽然“孤独”
、“爱”
和“修复”
这些字眼根本没有出现,虽然这些字眼甚至不可能出现在这个干巴巴的、平铺直叙的小说里,但是读者的任务就是要从这笼统的沉闷后面体会这些东西。
倘若匆匆地看小说,就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部小说只不过是按时间顺序记录了一个孩子生活中的一天里发生的事情罢了,而这种记录毫无章法可言。
下面列出在开头几段之后发生的事情:
这孩子和母亲待在一起,直到母亲去上班。
他要她在长沙发上给他铺个床铺。
他对她撒谎:要学习。
他关掉声音看电视。
读《火星公主》。
母亲和这个孩子单独在家时,有几个温柔的时刻。
接着,她去上班了。
这个孩子看电视。
抽了一支母亲的烟。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