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五日
手头有一份英文资料,谈到南韩的经济情况。
这篇文章最有趣的一点,是指责南韩误用读书人。
自南韩军方于一九六一年五月取得政权以后,那些新执政者自以为是老粗,有很多问题不懂,必须依赖文化人。
于是他们妙想天开,把全国的最好的学者聘来,出任各部门的重要工作。
这些学者包括几家南韩著名大学的教授,以及曾经获得英美著名大学的学位的人。
军政委员曾请了这一批学者回来,自以为高枕无忧,一切按照这一个“顾问团”
的意见行事。
这批学者第一个“贡献”
,是清算南韩国内的大富翁,主要是那些在李承晚政府庇护下发非法之财的人。
这本来不失为一个好意见,但是却没有顾虑到南韩的社会本质。
那批富豪们都掌握着南韩的经济命脉,把他们一一清算之后,南韩经济马上显得残缺不全,一切企业都停顿了,人民的生活更显得艰苦。
军政府大惊之下,不得不立即停止清算富豪的计划,暂时与一些大亨合作,维持南韩经济的现状。
这总算还补救得及时,没有产生太大的危机。
第二项读书人的献策,是改革南韩的币制。
草拟这项计划的人,是南韩最受尊敬的经济学者朴喜邦。
他的计划被军政府认为是一项天才,立即加以采用。
在币制改革之前,也没有与任何友邦协商。
作为南韩经济主要支持人的美国政府,直到改革的前一分钟才得到消息,但已经太迟了。
南韩币制改革的结果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不但币值没有因而稳定,而且情况更坏了。
南韩人民因这一项措施,对政府更加失望。
在军委会内也造成动摇的现象。
学者们的“贡献”
还不就此而止,他们最伟大的杰作,是草拟了一项“南韩五年计划”
。
要在五年之内发展南韩的经济至一个工业国家的水平。
在五年后,南韩将有自己的大钢铁工厂,出口大批的工业产品,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这个计划太美了,但是在实行一年之后,却证明一事无成。
南韩是一个农业国家,如果这个五年计划是着重发展农业,以及渔业对日本的竞争,那么它可能会有不坏的收获,但这个计划太好高骛远,它只着重工业,而忽视了农业。
结果在一年之后,工业没有成就,农业也几乎搞垮了。
今天南韩的经济千疮百孔,且看经济学者们又如何动脑筋来作一番补救罢。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