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看月亮都觉得美,所有人对一枚硬币都不会那么在意,六便士,只是一枚硬币而已。
这里问一个问题:“你是要追求梦想,还是甘愿沉寂于生活的琐碎?”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我要追求梦想!”
那么,月亮就是梦想,硬币就是生活琐碎。
接着问一个问题:“梦想和正常的生活,必须要做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是个极端的问题,会被不少人嗤之以鼻:没有正常的生活,要梦想又有何用?愚蠢的假设,幼稚的陷阱!
其实我今天要介绍的是一本书,著名文学家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
这部小说是目前为止最触动我内心的小说,没有之一。
我在文章中经常说:做自己。
但我看了这本小说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做自己。
毛姆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画家的故事:
思特里克兰德,四十岁之前,是住在伦敦的一位证券经纪人,有两个孩子,和妻子结婚十七年,蛮恩爱的。
忽然有一天,这个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伦敦去了巴黎,告诉妻子说他不能跟她在一起了。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男人一定是遇到了某个漂亮女人,然后抛妻弃子私奔了。
作者也是这么认为,受人之托,他去了巴黎,找到了这个人,发现真相居然是这个人只不过是想画画。
为什么想画画就要抛妻弃子?难道他不觉得对不起家人吗?看到这里,和你一样,我有很多疑问,作者也有很多疑问,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作者和这个人的对话:
“你想过没有,你的妻子痛苦极了?”
“事情会过去的。”
“你这样对她,说得过去吗?”
“说不过去。”
“你有什么不满意她的地方吗?”
“没有。”
“那么,你们结婚十七年,你又挑不出她的任何毛病,你这样离开了她不是太岂有此理了吗?”
“是太岂有此理了。”
“……你还爱不爱她?”
“一点儿也不爱了。”
“他妈的,你得想想自己的孩子啊!”
“他们已经过了不少舒服的日子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享过这么大的福。”
“可是,你难道不喜欢他们吗?你的两个孩子多么可爱啊!”
“孩子小的时候我确实喜欢他们,可是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我对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了。”
“你简直太没有人性了。”
“我就是这样的。”
“你一点儿也不觉得害臊?”
“我不害臊。”
“谁都会认为你是个没有人性的坏蛋。”
“让他们这么想去吧。”
“所有人都讨厌你、鄙视你,这对你一点儿都无所谓吗?”
“无所谓!”
“你有什么要说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