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纪晓岚-《随性随缘》

我认识纪晓岚(第2页)
🎁美女直播

《阅微》追求创造“艺术形象”

的自觉性非但没有,且可以看出纪氏是在“自觉”

地排除艺术情绪对他的说教。

很明显纪晓岚满可以写得更饱满些的,因为偶尔的,他能用寥寥几笔随心描摹勾勒得人物景致十分生动,但只是“偶尔”

而已,很快地他就恢复了“宗师”

面孔,一本正经地向读者说理了。

什么“理”

?扑鼻的陈腐,令人无奈的无聊,喋喋不休的主题,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举一反三的为人世故,透着纪晓岚的卫道士面孔,也透着他的玲珑剔透,善于周旋。

但这部书在当时之世,与《聊斋》齐名,是双峰对峙的名望景观。

这也是当时士大夫特有的人文心理所致:读《红楼梦》为了遣情赏雅,读《聊斋》为消闲解闷,读《阅微》则为附庸风雅。

然而我们似乎不必对纪晓岚这人求全责备。

他差不多一辈子都是春风得意,与蒲松龄的穷愁潦倒迥然不同。

要他发出蒲松龄那样的幽咽哽塞之情也是不可能的。

在乾隆那样的主子跟前,处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朝局之中,没有点世故,是一天也混不下去的。

他在修《四库全书》中,故意在明显处弄些个错别字之类的“恰当错误”

给乾隆看,让乾隆挑剔出来,满足乾隆“圣心高远,明察秋毫”

的虚骄心,他也就能很安全地成就这项文化伟业了。

就我们今天看,这是纪氏的大节,为民族文化的贡献甚伟,功劳是不言而喻的。

他如没有这点聪明世故,这“工作”

就干不下去。

这么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与和珅那样的不学无术的钱串子在一道工作,两个人搞不到一处是很自然的事。

纪晓岚观念陈腐,为人还是正派,和珅狎邪而且贪婪,在乾隆跟前恃有特异之宠。

我自家的一点感受,乾隆似乎对和珅在大的方面也有所警惕,看着几个大臣之间闹点别扭,有点“看笑话”

的心理。

这么着,如阿桂、纪晓岚、刘墉辈皆得善终,嘉庆顺利接班即位,朝局基本安谧无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纪晓岚算得是文人中的正派人物。

我说的这个“正派”

,不是正直的意思,乾隆朝的刘统勋、雍正时的孙嘉淦,还有康熙朝的唐赉成、郭琇这些人,有直面皇帝的精神,勇批龙鳞的胆量,正确或错误姑且不论,那正气、那勇气,对专制独裁总算是有些冲击的吧。

纪晓岚不是这般样的人。

他可以说是那种很正统的人,政务上无甚大建树,学术很好,“文化工作”

有不小贡献,胆子小,心思密,很传统的一个“自了汉”

这样的人物在《红楼梦》中觅,男的有点像贾政,女的就是发愁“人人跟前”

不能应酬周全的薛宝钗。

他的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从他的《阅微》中可以透析出来,说得好听点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说得难听点那真是“曲如钩”

这个被礼教、种族、皇权、神权压扁了的文化人,压得已经没有了他自己,也还在夹缝中讨得他自身一份安乐与有益的工作——从这人身上,我窥见了那时得意正派文士的文化心理状态。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