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化渠道不同的殊途同归。
善到什么程度算是善呢?善到完全无心,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去帮助。
如果有意识地做善事也是好的。
就算有私心杂念,它的社会效果也是好的,所以不用深究别人做事的动机。
“缘”
是怎样产生的?“缘”
就是“因为”
。
父亲说,佛经里面有一个词叫“阿赖耶识”
。
这个古印度词说的是人的“第八意识”
。
中国人讲到第七意识叫“潜意识”
。
古代印度人认为人还有第八种意识。
这个词在汉语里找不到对应词,因此只能用音译叫“阿赖耶识”
。
比如单位新来一位同志,第一次见面,看上去这个人就很亲近,好像很容易接近;或者一见就感觉“烦”
,光看相貌就不顺眼,这是唯物主义解释不通的。
但是这是阿赖耶识储存的信息导致的结果。
不知何时何地他们之间肯定发生过什么。
这就是阿赖耶识在起作用。
这就是缘。
所以佛经里讲缘,还要求人们经常做善事,以免在阿赖耶识里面出现不良的信息。
父亲跟我讲见了讨饭的可怜人一定要给钱,其中有骗子也有不是骗子的,你帮助100个可怜人里面99个是假的,那一个你帮对了的就会把99个损失都弥补了还有余。
这是在培养你的性好尊重的人格。
帮助人要量力而行,也不要给太多,要用自己的血汗钱来帮助,多多少少是有自己的,不要把自己搞穷反而让别人再来帮助你。
只有用自己辛苦钱帮助出来的才是好的。
关于盗版
父亲的书从1986年一直在出,也一直在被盗版侵犯,我见到一些作家对这一类事情表示异常愤慨。
我们国家在打击盗版的力度上也不够大。
父亲的书被盗版了多少我不清楚,也没有人能说清楚。
有一次他和人开玩笑说:“盗版的钱可以修一座飞机场吧。”
但是我感觉父亲对此没有愤慨之情。
他自己说他是“感情复杂”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