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幽默-《老牛破车》

谈幽默(第2页)
🎁美女直播

因此,这个字还有个较实在的用处——在文艺中描写人生的矛盾与冲突,直以此字的含意用之人生上,而不只在文字上声东击西。

在悲剧中,或小说中,聪明的人每每落在自己的陷阱里,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和与此相类的矛盾,普遍被称为Sophoclcanirony(索福克里斯的反语)。

不过,这与幽默是没什么关系的。

现在说讽刺。

讽刺必须幽默,但它比幽默厉害。

它必须用极锐利的口吻说出来,给人一种极强烈的冷嘲;它不使我们痛快的笑,而是使我们淡淡的一笑,笑完因反省而面红过耳。

讽刺家故意的使我们不同情于他所描写的人或事。

在它的领域里,反语的应用似乎较多于幽默,因为反语也是冷静的。

讽刺家的心态好似是看透了这个世界,而去极巧妙的攻击人类的短处,如《海外轩渠录》,如《镜花缘》中的一部分,都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幽默者的心是热的,讽刺家的心是冷的;因此,讽刺多是破坏的。

马克。

吐温(MarkTwain)可以被人形容作:“粗壮,心宽,有天赋的用字之才,使我们一齐发笑。

他以草原的野火与西方的泥土建设起他的真实的罗曼司,指示给我们,在一切重要之点上我们都是一样的。”

这是个幽默者。

让咱们来看看讽刺家是什么样子吧。

好,看看Swirt(斯威夫特)这个家伙;当他赞美自己的作品时,他这么说:“好上帝。

我写那本书的时候,我是何等的一个天才呀!”

在他廿六岁的时候,他希望他的诗能够:“每一行会刺,会炸,象短刃与火。”

是的,幽默与讽刺二者常常在一块儿露面,不易分划开;可是,幽默者与讽刺家的心态,大体上是有很清楚的区别的。

幽默者有个热心肠儿,讽刺家则时常由婉刺而进为笑骂与嘲弄。

在文艺的形式上也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来:作品可以整个的叫作讽刺,一出戏或一部小说都可以在书名下注明asatire.幽默不能这样。

“幽默的”

至多不过是形容作品的可笑,并不足以说明内容的含意如何。

“一个讽刺”

——asatire——则分明是有计划的,整本大套的讥讽或嘲骂。

一本讽刺的戏剧或小说,必有个道德的目的,以笑来矫正或诛伐。

幽默的作品也能有道德的目的,但不必一定如此。

讽刺因道德目的而必须毒辣不留情,幽默则宽泛一些,也就宽厚一些,它可以讽刺,也可以不讽刺,一高兴还可以什么也不为而只求和大家笑一场。

机智是什么呢?它是用极聪明的,极锐利的言语,来道出象格言似的东西,使人读了心跳。

中国的老子庄子都有这种聪明。

讽刺已经很厉害了,可到底要设法从旁面攻击;至于机智则是劈面一刀,登时见血。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才够味儿。

不论这个道理如何,它的说法的锐敏就够使人跳起来的了。

有机智的人大概是看出一条真理,便毫不含忽的写出来;幽默的人是看出可笑的事而技巧的写出来;前者纯用理智,后者则赖想象来帮忙。

Chesterlon(切斯特顿)说:“在事物中看出一贯的,是有机智的。

在事物中看出不一贯的,是个幽默者。”

这样,机智的应用,自然在讽刺中比在幽默中多,因为幽默者的心态较为温厚,而讽刺与机智则要显出个人思想的优越。

滑稽戏——farce——在中国的老话儿里应叫作“闹戏”

,如《瞎子逛灯》之类。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