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真情,只有真情流露,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另一个关键词是挑动心弦。
这也很好理解,就是说大家都关心的事情。
如果你说的都是跟人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估计没几个人会愿意听你说。
我记得我到中学去演讲,开场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现在各个学校都在讲教育改革,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听听我的改革思路?”
他们肯定说愿意,然后我接着说:“就四个字,取消高考。”
现场马上就会沸腾起来。
他们都会觉得这个崔老师真不是一般人,一下子就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说话方式,目的就是要挑起他们的兴趣,这样才会让他们愿意听我说下去。
接下来我就会跟他们交流,如果取消了高考,该怎样选拔人才,能不能谁家有钱就让谁上大学?他们说不行。
能不能谁长得好看就让谁上大学?这个更不行。
那谁爸爸官大让谁上大学呢?这就更不乐意了。
我说了好多种方法,结果都让他们否了。
最后我说:“看来,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还找不到比考试更好的办法,所以我们就只好考试了。
但是考试真的是一场苦难吗?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考试这回事儿。”
高考是所有家长和学生都特别关心的事情,大家对它既爱又恨,所以我的这种说法听上去好像是技巧,但更多的是一种诚恳真挚的表达,所以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我父亲的老家在河北衡水,衡水中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有一个很霸气的外号——高考神校。
但是,如果有机会去看一看那里学生的学习状态,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儿恐怖。
每天早上,孩子们5点多就起床了,据说只有3分钟用来上洗手间,然后就必须到楼下集合。
等孩子们都到齐了之后,就开始集中看书、背书。
课间操时间、跑步时间、吃饭的时间,他们都在背书。
晚自习要上到11点,有的孩子还会自学到更晚。
总之,在那里,每个孩子都像一台考试机器,全都铆足了劲、开足了马力为高考努力。
很多研究教育的人都说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变态心理,将来他们成不了人,最多只能成为人才。
当时我也特别同意这种观点,尤其是在看过西方的教育之后,更觉得这种教育方法有违人性。
但是,后来我在一个节目中见到了衡水中学的校长。
当时他说了一段话,让我的想法一下子有了转变。
他是这样说的,他说:“你们城里的孩子考不上大学,还有很多路可以选择。
但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大多数就只能选择留在乡下种地。
其实我们也不想让孩子这么累,但是这是他们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出路,所以现在让他们受多少苦,他们也都是愿意的。”
现在想起来,那位校长跟我说的这段话其实就是一段演讲,他并没有刻意为之,那就是他的真情流露,所以才深深触动了我,让我这个自认为擅长说话的人,竟然无言以对。
仔细想想,能够让所有的人都感动到一块儿去,着实是一件让人向往的事情。
如果让现在的我坐在礼堂里,去听爸爸当时的演讲,我依旧会感动落泪,觉得他很厉害吗?说实话,我真的说不准,搞不好以我现在的眼力,一定能看出爸爸演讲时的不少破绽。
但是,关键的问题来了,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是愿意被撩拨心弦的,他们时刻都准备着。
你应该心怀善意。
而面对那些处处提防、死活不落泪的主儿,你也早点死心。
无论你学会了多少技巧,你也永远感动不了那些不愿被感动的人。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