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林普顿街那一侧,书店则与格罗里埃诗歌书屋为邻。
格罗里埃也许是整个街区最“有教养”
的成员,是哈佛书店在上流社会的贵族表亲。
在这些商铺中,哈佛书店对久负盛名的哈佛广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欢迎作家和学者,也对所有喜爱学习的人和来自各行各业的思想者敞开大门。
有时我会想,自己是比较喜欢坐在巴特利的吧台边,透过两家店之间的墙听隔壁在举办什么活动,还是喜欢悠游在另一边的书架间,闻着不断从巴特利飘来的诱人的烧烤香味。
不论是漫步在二楼的走廊里,还是在地下室里细细读着那些了不起的二手书藏品,你都能生出一种自豪而欣慰的感觉——我们终于成了读者。
这家神奇而伟大的书店创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思想世界,而我们每一个自由徘徊在这里的人都是其中一员。
哈佛广场的历史感显而易见,岁月的痕迹铭刻在它的每一个角落。
马萨诸塞大道对面有一面砖墙,绕哈佛园蜿蜒而行,墙上有两块被常春藤围绕的纪念碑,纪念的分别是罗伯特·培根(美国第三十九任国务卿,哈佛大学1880届毕业生)和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第二十五任总统,同样是哈佛大学1880届毕业生)。
顺着马萨诸塞大道往下走,在与昆西街和哈佛街相交的拐角,有一个向哈佛第十五任校长约塞亚·昆西致敬的公园。
而就在街对面还有一个向香港楼的创始人李森[34]致敬的小公园。
李森于1929年从中国移民美国,彼时十三岁。
他在美国上公办学校,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过洗衣店,并在1954年创办了这家餐厅。
这一角是哈佛历史的缩影,是剑桥这座城市的缩影,也是彼时被称为马萨诸塞联邦的殖民地的缩影。
它代表了美国,代表了我们奇妙多样的世界,也代表了思想本身的生命。
而一直矗立在广场中心的哈佛书店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伴侣。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哈佛书店对我这样一个作家一直非常友善慷慨。
我想告诉优秀的书店店员们,每次我受邀来到书店在舒适的左侧区域办朗读会,或是每当看到店员推荐我的书,或是我的某部作品足够幸运入选书店的“精选七十本”
,我的内心都生出一种溢于言表的愉悦。
若正如蒂普·奥尼尔那句精辟之语所言,即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治,那么以上几项就代表了我能获得的所有荣誉。
作为一个作家,在这家令我魂牵梦萦的书店里,没有什么能比读者和书商温暖的拥抱更令我满足了。
作者简介: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LouisGates,Jr.),哈佛大学阿方斯·弗莱彻荣誉教授,W.E.B.杜波依斯美非研究院院长。
已著16本书,拍摄12部纪录片,如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制作的《跟着小亨利·路易斯·盖茨寻根》,这部纪录片探寻了一系列名人的家族史。
他被授予51个荣誉学位和无数奖项,如麦克阿瑟“天才奖”
。
他于1997年被《时代》杂志提名为“25位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人”
,在2009年被《乌木》杂志提名为“最具影响力的150名黑人”
,2010年被提名为“最具影响力的100名黑人”
。
于2012年出版散文集《小亨利·路易斯·盖茨读本》。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