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贯叶泽兰随处可见的平凡杂草-《杂草的故事》

1 贯叶泽兰随处可见的平凡杂草(第3页)
🎁美女直播

的矛盾性和多变性。

一个地方的观赏性植物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成了可怕的入侵物种。

几个世纪前还是粮食或药物的植物,现在却可能从云端跌入谷底,变成森林中的不速之客。

而把杂草改造为食物、孩子的玩具或文化符号也并不困难。

藜就是一种经历了所有这些文化变迁的植物。

这种植物最初长在海岸边,后来成了新石器时代农夫常用的堆肥原料,之后因为它的种子油分很足,尽管并不是理想的作物,人们还是选择它进行了种植。

再后来,由于人们口味的转变,它成了遭人厌嫌的有害植物,因为它会妨害甜菜等作物的生长(有讽刺意味的是,藜与甜菜同属于藜科),直到成为现代饲料之后它才又挽回了一点地位。

当然,一切都取决于你对杂草的定义是什么。

这定义,就是杂草背后的文化故事。

我们如何、为何将何处的植物定性为不受欢迎的杂草,正是我们不断探寻如何界定自然与文化、野生与驯养的过程的一部分。

而这些界限的聪明与宽容程度,将决定这个星球上大部分绿色植物的角色。

***

在杂草的定义中,最为人所熟知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当属“出现在错误地点的植物”

,也就是说杂草长在了你本希望长出其他植物或者根本不希望长出植物的地方。

这个定义还算贴切,也能解释一些事情。

比如英国蓝铃花本属于森林,可一旦到了花园里,它们往往会疯狂地长满整个园子,变成招人烦的杂草;而来自地中海地区的西班牙蓝铃花一旦从花园逃逸,就会变成可怕的入侵者,进入当地的树林,威胁到本土“真正”

的蓝铃花。

但这些例子中的“适宜”

与否有许多微妙之处,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生物归属地就可以解释的。

花园是私人领地,蓝铃花入侵时人们会感觉自己那份私密仿佛也被入侵;同样,入侵到英国的西班牙蓝铃花可能会激起你的民族主义情怀,甚至激发出一种审美上的爱国主义:看哪,土生土长的蓝铃花多么柔软,它们弯曲的花茎充满凯尔特风情,与不列颠的树林如此协调,哪像西班牙的花朵那样唐突粗糙,花茎弯得也不像样子。

可是这个定义是十分粗糙的,并且会引出什么才是“正确地点”

的问题。

以梣树为例,对它们而言这世界上最正确的地点莫过于它们生活的温带树林了。

可一旦梣树与其他更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长在一起,再加上它们蓬勃的生命力可能会影响护林人的收成,护林人就会管它们叫作“杂树”

在这个例子中,客观意义上的“正确地点”

让位于“领地”

——一个更加私人化、更具有文化意义的空间。

杂草的判定标准也可能随时间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一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早期移民就还清楚地记得,一种与他们一起来澳大利亚的苏格兰植物,是如何从故国情怀的纪念品变成非法入侵者的:“有一天我们看见一株大翅蓟长在一根圆木旁边,离马厩不远——很明显是有种子从马饲料中漏出来,在这里生根发芽了……我们把它用报纸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并用石头压住。

没几天工夫,这株小草就长得十分漂亮,我们四处向人炫耀,自豪得不行。

可当时谁也没想到,二十多年以后,这种来自苏格兰的蓟草会遍布整片大陆,而且这种草成了有害物种,一些郡县和地区甚至需要设立特殊法案,强制性地从私人空间中拔除它们。”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