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鱼羊野史·第2卷》

3月13日(第3页)
🎁美女直播

2012年的今天,享誉世界244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即《不列颠百科全书》)正式停止印刷版,对于我们这些老派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件伤感的事情,那么厚的二十多本《大英百科全书》在书架上一码,漂亮极了。

我之前读过一个美国犹太记者写的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叫《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就是他跟人打赌,说我要用最短的时间读完《大英百科》。

他居然用一年半时间就把《大英百科》读完了,读完还写了很多有意思的笔记。

我看了那本书以后说,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也一定要读。

原来我是打算退休以后读,因为我在这名利场里整天东抓西挠、争名夺利,很难有这个时间。

不过由于机缘巧合,突然有了半年时间,我就正式开始读了。

当时看守所里正好有一套别人捐的1999年版的《大英百科》,我如获至宝。

在244年的历史里,1999年版和2009年版差得并不太多,因为主要的历史都在那里。

然后我就进去看,还记了笔记,很有意思,但确实是看不完,我那半年时间大概看到F开头的词条。

《大英百科》是按照字母分类,A就特别长,光看A都看颓了,因为西方历史里A打头的国王太多了,比如说亚历山大,这个国家有亚历山大一世二世三世四世,那个国家也有亚历山大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光看这些国王公爵就看晕了。

里面有网球明星,板球明星也有那么几个,可见英国贵族认为什么才是贵族运动。

足球明星、娱乐明星一个都没有。

球星、娱乐明星对社会、对历史的贡献,不能和哲学家、文学家比,可是总比什么克罗地亚某年某月的公爵要更有意义。

当然总的来说《大英百科》是一部非常好的书,如果是一读书人的话,只要稍微有一点儿时间就应该拿来看看,因为他能把你现在获得的知识给连起来。

以前大家获得的知识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就是没有中间的连接,就像一面墙在中间豁一个口子,然后这儿有一段,那儿有一门,窗户这里还露一洞。

但是《大英百科全书》这种书,会把你所有的知识中间的缝隙都给填满了,北方人管这个叫溜缝。

作为一个读书人,看了《大英百科全书》,我觉得心里充满了自信,我明白了这件事和那件事的联系是这样的。

现在网络在进步,纸质书不再出版了,对于我这种老派人来说有些伤感,但从进步的角度讲,是件好事,那么多、那么厚拿着看确实不方便,现在大家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阅读了。

|让苏联丢脸的苏芬战争|

1940年的今天,苏联、芬兰签订了《苏芬和约》。

苏联在二战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其中第一个准备就是跟德国瓜分波兰,把西北国界线推到波兰的中间。

紧接着苏联又吞并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三个小国,把国界线向西北推到波罗的海沿岸。

此时苏联依然觉得不满足,再往北看觉得芬兰离圣彼得堡那么近,因此也要把国界线推到那儿。

当时斯大林的想法就是开战之前尽量向外推进国界线,让自己纵深更大,所以又去打芬兰。

因为打波兰太容易了,苏德联合一下就打赢了,斯大林觉得像芬兰这样的小国更不用说了,所以非常轻敌,结果在全世界面前打了一场非常丢脸的战争——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只打了几个月,前期芬兰军队把苏联红军打得屁滚尿流。

曾经那么强大的红军,军人数量都超过芬兰总人口,结果在打的时候居然被芬兰的一点点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芬兰的游击队就在森林里划着雪橇,拿着步枪,居然全歼了苏军的整个师。

一边滑雪一边射击,这是冬季奥运会里最重要的项目,奥运会里的这个项目在苏芬战争中起了最大的作用。

在这之前,苏军的这个师刚刚在诺门坎跟日军打了一仗,把日军整师全歼,结果到了芬兰,被芬兰整师歼灭。

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希特勒,芬兰人就穿着滑雪服,踩着滑雪板,背着把枪就把苏联红军搞定了。

所以希特勒由此下定了要打苏联的决心。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