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国家需要娘的帮助,娘有不得不去的理由,你在家中好好睡觉等娘回来。
万一,万一娘回不来了,下辈子娘再照顾你……”
……
半个小时的时间,整个森城便有五千人集结,他们挤在汽车、三轮车、拖拉机上,一同向迦迪巴瓦峰出发!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记者同程而去,记录他们这一伟大的壮举!
十九号,中午十二点半。
志愿者、民兵、dang员、记者,将近一万人的队伍集结在了迦迪巴瓦峰三角峰山底下。
韩云华等人在这里早已等候多时了。
他站在高点,望着看不到头的众人,心里一阵感慨。
他原本以为叫来几百人就很可以了,再多的人也挤不下那狭窄的山道啊。
谁能想到群众们这么热情!
韩云华也不好意思赶人,他感动地说道:“地震刚刚过去不久就把大家叫过来,韩某充满了愧疚,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我也不愿意让大家来这种危险的地方。”
“韩书记,你就说怎么干吧,我们不怕!”
人群当中,一位当地的老者说道。
十几年前,森城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镇子,附近的山路都是泥土铺成的,下一场雨就泥泞不堪。
是韩云华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修建柏油路,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所做的一切,藏省本地人都看在眼里。
他们对这位外乡人非常尊重,也愿意跟着他干!
“行,大家都这样说了,我也不墨迹。”
韩云华让人把面包饮用水分发下去,“待会要干力气活,咱们吃饱喝足,边吃边聊!”
约莫十分钟后,大伙也了解了韩云华的打算。
“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原来就是个卖力气的活。”
人群中一位汉子撸起膀子就准备开干。
“大家别急,咱们的目标是把柱子搬运到三角峰顶,那里山路不好走,具体怎么做省力还需要数学物理教师的帮助。”
经过半个小时的计算讨论,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案设计了出来。
又花了一个小时制造工具,做滑轮组,滚木,轮毂。
下午三点,几千人同时冲上了险峻的山峰!
PS:(数千年前,便有古人使用绳索拉动几吨重石头的案例)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