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
在今天的意思是消息一经传出就传遍了各个角落,众口喧腾,到处议论纷纷,比如某某和某某的绯闻闹得满城风雨。
但是此语最早出现的时候,却是描写秋天的景象。
宋代释惠洪所撰《冷斋夜话》卷四“满城风雨近重阳”
条载:“黄州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
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
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
忽催租人至,遂败意。
止此一句奉寄。
’闻者笑其迂阔。”
这是一个心酸的故事。
潘大临是一个穷诗人,甚至为苏东坡和黄庭坚所欣赏。
有一天独自躺卧,听着秋风秋雨愁煞人,不觉诗兴大发,但只吟出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
,催促交纳房租的人突然不期而至,潘大临虽有诗兴,无奈被世俗所搅扰,还得在世俗的柴米油盐中绞尽脑汁,这一句之后再无诗兴了。
这是诗人的悲哀还是世俗的悲哀?
九月九日重阳节,“满城风雨近重阳”
,这首“一句诗”
勾起了无数诗人“狗尾续貂”
的冲动。
宋代谢逸(即寄信给潘大临问“有新作否?”
的谢无逸)《补亡友潘大临诗》三首:“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
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满城风雨近重阳,不见修文地下郎。
想得武昌门外柳,垂垂老叶半青黄。”
“满城风雨近重阳,安得斯人共一觞。
欲问小冯今健否?云中孤雁不成行。”
南宋方岳《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潘大临字邠老)之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
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
尹异芳《怀人》:“满城风雨近重阳,偃蹇黄花历乱香。
落叶秋江迷望眼,一杯残酒伴凄凉。”
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续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满城风雨”
的凄凉秋景居然演变成了满城流言蜚语!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